寫在前面:本文ES版本為:6.4.2(單機),並安裝了head插件,運用postman進行操作。也可以使用head插件在前端瀏覽器中進行傻瓜式操作,后續會介紹這種方式!如果沒有安裝es和head插件的話,請先安裝!至於索引分片等相關知識,請自行學習,后續也會更新出來!
以下方法中的地址省略了ip+端口。。。。。。
1、新建索引
PUT /index_001
新建一個名字為index_001
的索引
1.1索引設置
es默認很多索引的配置選項,如果不知道,使用默認的即可。
分片:
number_of_shards
每個索引的主分片數,默認值是 5 。這個配置在索引創建后不能修改。
number_of_replicas
每個主分片的副本數,默認值是 1 。對於活動的索引庫,這個配置可以隨時修改。
舉個栗子:
上圖中我建立了一個名字為index_001的索引,並設置了主分片數為3,副分片數為1。
建立成功!
查看一下索引狀態:
GET /_cat/indices?v
返回結果:
1:主分片數量為3,副分片數量為1。
index_001索引的狀態是yellow,這是因為此時雖然有3個主分片和一個備份。但是由於只是單個節點,我們的分片還在運行中,無法動態的修改。因此當有其他的節點加入到集群中,備份的節點會被拷貝到 另一個節點中,狀態就會變成green。
修改一下副分片數量:
PUT /index_001/_settings
{
"number_of_replicas": 2
}
查看一下:
修改成功!
也可以這樣查看索引的詳細信息:
GET /index_001/_search_shards
刪除索引命令:
DELETE /索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