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玩轉Python-while循環


無論是傳統編程場景還是當下火爆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循環的應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上一篇文章中闡述了如何使用for循環來進行編程,這篇文章將會由一個小朋友經常聽的故事來講Python編程中的while循環。

大灰狼來敲門了

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依稀的記得是大灰狼來敲門,小兔子不開門,媽媽回來了,小兔子就把門兒開開了。那么我們用程序來如何來描述這個過程呢?

在開始寫代碼之前,我們首先來看一下while循環的基本語法:

while 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那么開始執行循環:
執行循環中的具體代碼

從語法中,我們可以看到,首先我們要明確判斷條件,根據故事中描述的場景,我們的判斷條件就是媽媽回來了,小兔子才會開門,否則小兔子是不會開門的。

首先我們要學習一個input函數,這個函數的意思就是要讓用戶在終端中輸入一段文字,那么我們該如何使用呢?

input("你是誰?")

運行這樣的代碼,我們就能夠獲取到用戶輸入的名字

你聽到過像講故事一樣講編程的么?

運行示例

為了下邊能夠根據用戶輸入的名字來進行判斷,我們將會采用下邊的這種寫法,我們使用name變量來接住用戶輸入的內容,也就是把用戶輸入的內容賦值給變量name

name = input("你是誰?")

下面我們繼續梳理邏輯,當名字輸入不是媽媽時,門是關着的,也就是說循環會繼續,只有當名字是媽媽時,門才會開,循環結束,代碼運行停止。按照這套邏輯我們來繼續書寫代碼

# 首先我們聲明一個變量名字,讓用戶先輸入一次
name = input("你是誰?")
# 判斷名字不等媽媽的時候我們繼續循環
while name!="媽媽":
print("門關着,媽媽沒回來")
# 這里讓用戶繼續輸入名字是誰
name = input("你是誰?")
# nama等於了"媽媽",循環結束
print("門開了,媽媽回來了")

由於我們的是在命令行輸入的,所以代碼必須分段來進行輸入,要不然不行,下邊這段代碼中,我第一次讓name等於了一個空的字符串,其實是一樣的,大家在練習的時候都可以試一下。

你聽到過像講故事一樣講編程的么?

由於我們現在是在命令行中輸入的代碼,所以只能分段輸入

如果上邊的邏輯覺得有那么一點繞,那么我們再看下一種寫法,用一種正向的判斷寫法

# 首先我們把循環判斷一直寫成真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死循環
while True:
# 這里讓用戶輸入一個名字
name = input("你是誰?")
# 判斷用戶輸入的名字是否等於媽媽
if name == "媽媽":
# 打印一下我們想要的結果
print("媽媽回來了,門開了")
# break的意思就是跳出循環
break
print("媽媽沒回來,不開門")

你聽到過像講故事一樣講編程的么?

 

這就是while循環的用法,很簡單,但是很常用

大周的技術屋,力爭一天一個技術點,帶你領略編程的樂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