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op 查看ubuntu的資源占用的命令為
$: top 說明:top命令就可以查看內存,cpu和進程了,很方便
top:
主要參數:
d:指定更新的間隔,以秒計算。
q:沒有任何延遲的更新。如果使用者有超級用戶,則top命令將會以最高的優先序執行。
c:顯示進程完整的路徑與名稱。
S:累積模式,會將己完成或消失的子行程的CPU時間累積起來。
s:安全模式。
i:不顯示任何閑置(Idle)或無用(Zombie)的行程。
n:顯示更新的次數,完成后將會退出to
顯示參數:
PID(Process ID):進程標示號。
USER:進程所有者的用戶名。
PR:進程的優先級別。
NI:進程的優先級別數值。
VIRT:進程占用的虛擬內存值。
RES:進程占用的物理內存值。
SHR:進程使用的共享內存值。
S:進程的狀態,其中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運行,Z表示僵死狀態,N表示該進程優先值是負數。
%CPU:該進程占用的CPU使用率。
%MEM:該進程占用的物理內存和總內存的百分比。
TIME+:該進程啟動后占用的總的CPU時間。
Command:進程啟動的啟動命令名稱,如果這一行顯示不下,進程會有一個完整的命令行。
top命令
《空格》:立刻刷新。
P:根據CPU使用大小進行排序。
T:根據時間、累計時間排序。
q:退出top命令。
m:切換顯示內存信息。
t:切換顯示進程和CPU狀態信息。
c:切換顯示命令名稱和完整命令行。
M:根據使用內存大小進行排序。
W:將當前設置寫入~/.toprc文件中。這是寫top配置文件的推薦方法。
2 free 查看內存使用情況
$ free 說明:free命令用來顯示內存的使用情況,使用權限是所有用戶。
格式:
free [-b-k-m] [-o] [-s delay] [-t] [-V]
主要參數:
-b -k -m:分別以字節(KB、MB)為單位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s delay:顯示每隔多少秒數來顯示一次內存使用情況。
-t:顯示內存總和列。
-o:不顯示緩沖區調節列。
3 uptime 更新系統運行時間,負載信息
現在的時間
系統開機運轉到現在經過的時間
連線的使用者數量
最近一分鍾,五分鍾和十五分鍾的系統負載
參數: -V 顯示版本資訊。
4 vmstat 顯示磁盤活動 情況
磁盤活動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指標了解:
bi:表示從磁盤每秒讀取的塊數(blocks/s)。數字越大,表示讀磁盤的活動越多。
bo:表示每秒寫到磁盤的塊數(blocks/s)。數字越大,表示寫磁盤的活動越多。
wa:cpu等待磁盤I/O(未決的磁盤IO)的時間比例。數字越大,表示文件系統活動阻礙cpu的情況越嚴重,因為cpu在等待慢速的磁盤系統提供數據。wa為0是最理想的。如果wa經常大於10,可能文件系統就需要進行性能調整了。
us:用戶程序使用cpu的時間比例。這個數字越大,表示用戶進程越繁忙。
sy:系統調用使用cpu的時間比例。注意,NFS由於是在內核里面運行的,所以NFS活動所占用的cpu時間反映在sy里面。這個數字經常很大的 話,就需要注意是否某個內核進程,比如NFS任務比較繁重。如果us和sy同時都比較大的話,就需要考慮將某些用戶程序分離到另外的服務器上面,以免互相 影響。
id:cpu空閑的時間比例。
推薦:查看cpu活動情況,使用vmstat比top更能反映出cpu的使用情況!
5 iostat 用於統計CPU的使用情況及tty設備、硬盤和CD-ROM的I/0量
參數:
-c 只顯示CPU行
-d 顯示磁盤行
-k 以千字節為單位顯示磁盤輸出
-t 在輸出中包括時間戳
-x 在輸出中包括擴展的磁盤指標
%iowait 等待本地I/O時CPU空閑時間的百分比
%idle 未等待本地I/O時CPU空閑時間的百分比
Device: tps Blk_read/s Blk_wrtn/s Blk_read Blk_wrtn
hda 9.86 284.34 84.48 685407 2036
每秒傳輸數(tps)、每秒512字節塊讀取數(Blk_read/s)、每秒512字節塊寫入數(Blk_wrtn/s)和512字節塊讀取(Blk_read)和寫入(Blk_wrtn)的總數量。
6 gnome-system-monitor 打開ubuntu下的任務管理器
啟動桌面管理,顯示系統cpu,內存占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