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視角的接口
開發眼中的接口:模塊與模塊之間對接的方式
測試眼中的接口:協議接口,可以獨立部署 服務的成的
2.常見的接口協議
HTTP 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S 安全超文本協議
FTP 文件傳輸協議
TCP 網絡控制協議
IP 互聯網協議
UDP 用戶數據協議
3.HTTP協議響應碼
1xx:信息響應類,表示接收到請求並且繼續處理
2xx:處理成功響應類,表示動作被成功接受、理解和接受
3xx:重定向響應類,為了完成指定的動作,必須接受進一步處理
4xx:客戶端錯誤,客戶請求包含語法錯誤或者是 不能正確執行
5xx:服務端錯誤, 服務器不能正確執行一個正確的請求
4.HTTP協議請求響應模型(一次請求的生命周期或簡單的軟件分層)
場景:登錄
1)客戶端發起請求到api接口層
1.1)用戶在客戶端填寫用戶名和密碼,點擊登錄,發送請求
2)api 接收到客戶端發起的用戶請求
2.1)api對業務邏輯進行驗證
2.1.1)驗證用戶名和密碼是否合法
比如:用戶名 要求必須為真實手機號(11位,1開頭)
如果驗證失敗,即用戶名不合法,那么需要給客戶端返回響應碼
比如碼值為1,2,3
1代表用戶名格式錯誤
2代表用戶名或密碼錯誤
3代表格式錯誤
3)api會將用戶輸入的數據發給db層
Create、Read、Updete、Delete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and password = ‘’;
3.1)數據庫查詢成功則返回條目數給api
4)DB會將返回的查詢數據庫的條目數給api
5)api返回成功或失敗的狀態碼給客戶端
6)客戶端將返回信息提示給用戶
一、客戶端
功能測試、性能測試、自動化測試
二、接口層
接口測試、功能測試、性能測試、自動化測試
三、數據層
可以將 開發人員使用到的sql語句單獨拿出來進行性能測試
5.常用HTTP請求模式
最常用的兩種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