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常問的面試問題


前言

我們都知道,面試前要先預想好主考官會問的問題,並准備謹慎而有條理地回答。事先有准備的人,表情和肢體語言比較篤定從容,且具備較好的回應能力。

我問了幾個不錯的朋友,他們在面試求職者的時候常問的幾個問題,得知他們一部分問題想要了解應聘者的自我評價能力、表達能力和基本思維能力。根據和他們的交談,我總結了以下幾條,大家有個印象,不要面試的時候慌了陣腳。

一、請談談你自己

自我介紹要簡明扼要,有概括性

突出講自己與工作的契合點,其余一帶而過,不要誇耀自己。語言要清晰流暢,條理分明,盡量使用“首先”、“其次”等表面邏輯的詞語,對方會認為你是個有條理的人。也可以說說自己的座右銘,加深面試對你的印象。

再一次,個人介紹要與簡歷一致,不可出現矛盾之處,否則你人被直接淘汰。

 

二、讓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失敗經歷是什么?

測試應聘者對待失敗的態度及基本價值取向。

思考時間不要超過30秒,不要說無關緊要的失敗,一定要讓對方也相信“這次失敗給了我很深的觸動”。

盡量說與事業有關的失敗,而不是家庭、交友或戀愛。態度要誠懇,說出你曾為成功盡心盡力和你對這次失敗的總結及之后的補救措施。讓對方看到你能夠承受失敗,並且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和改正錯誤。特別是要說出“如果再碰到這件事,我會……”要把具體步驟說清楚,讓考官相信你不會再一次。

三、哪件事最讓你感動?

考察應聘者的感性程度,沒有公司願意錄用一個冷冰冰的職員。

從小處着眼,切忌回答諸如“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最讓我感動”一類的大話,這樣回答會讓考官認為你很做作。

最好能講講父母、親友、師長等到人給你的感動。此外,一定要說一件具體的“事”,用你的表情讓面試官相信你,但不要情緒失控,講着講着自己哭個沒完。

四、你為什么選擇來我們公司工作?

判斷應聘者的求職動機,同時詢問應聘者對公司的了解。

讓前面說過的職業調查發揮它的作用,千萬不要回答“因為我收到了你們公司的面試通知所以就來了”,要把你對公司的理解一一說明,越詳細越好。

讓對方看出你的確喜歡這個公司,你的選擇來自慎重思考,而不是權宜之舉。此外,贊美應聘公司不要太露骨,點到即止,不然考官會認為你是個馬屁精。

 

五、 你為什么應聘這個職位?

了解應聘者的職業傾向,以判斷應聘者是否能夠勝任。

不要含糊,明確說出理由。可以從你的專業、你的特長、你的愛好等方面強調你適合這個職位,這個職位是你的不二選擇。要讓對方知道,你把這個職位當做未來的事業,而不是為了糊口才找的工作。

 

六、 你的職業發展計划是什么?

考察應聘者的計划性和進取意識。

有計划的人才能真正進取,不要給出空泛、不確定的答案,而是要落到實處,例如“五年內我希望坐到銷售經理的位置,親自指揮十個以上地區的銷售工作”,而不是“我希望比現在更上一個台階,有更好的職位。

”實現計划的步驟要合理、具體,讓面試官相信你的確按照這個計划,你的確能夠實現你的目標。此外,不要提出不切實際的計划,這樣會給人留下好高騖遠的印象。

 

七、  你在業余時間喜歡做什么?

了解應聘者的愛好、性格和生活規律,從側面判斷應聘者是否會喜歡今后的工作。

作息時間一定要規律。當然,有些行業,比如記者,需要經常熬夜,此時不妨說說自己精力旺盛,玩了一個晚上第二天照常上學。不要說自己在業余時間也要不停學習,這會給人留下“刻意回答”的嫌疑。

不妨說說自己的愛好,讓對方看到你個性的另一面,讓對方知道你是個懂得充實自己、也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俱愛好最好有群體性的活動,不要給人留下孤僻的印象。

 

八、 你認為個人事業的成敗是由什么決定的?

了解應聘者的價值觀。

根據應聘職業的特點回答,如果是集體性工作,就要答與同事間的協作。如果是個人性工作,回答“一個人的責任感和能力”更為恰當。

價值觀沒有的標准,但一定要結合企業文化,不要與企業文化發生太大的偏離。

 

九、你為什么選擇(計算機或其他)專業?

了解對方的專業傾向與工作傾向。

前一個問題盡量如實回答,比如“覺得這個專業有前途”“我喜歡這個專業”“我本來報了XX專業,被調劑到這個專業”等等。回答這個問題有一個前提:你的回答是在為后面的回答鋪路。

特別是你的專業與應聘工作無關時,你應該保證在考官提出第二個總理后立刻說出“我覺得我的個性與能力更適合我所應聘的工作”、“我在XX學校收集了很多相關信息”、“我的實習經歷讓我發現,我更適合這樣的工作。”只要你能說明你適合這份工作,面試官不會真的在意你的專業背景。

 

十、學校參加過哪些社團,有沒有干部經歷?

了解應聘者的社交能力和領導能力,全面觀察應聘者。

不要說沒有,即使是班級活動,也可以拿出來說。沒有參加社團活動的人,會給面試官留下“不合群”的印象。可以說說具體的活動經過,取得的成績。有干部經驗一定要重點說明。

 

 

十一、說說你的實習經歷吧

了解應聘者的社會融合度,以及實習階段的表現。

盡量回答與應聘崗位有關的工作經驗,比如,應聘銷售者,說自己大學時經常批發日用品賣給同學,銷量不錯。這樣的經歷無形中說明你的能力。實習經歷應如實說明,包括具體工作、取得成績,最要緊的是說明自己的收獲。

 

十二、你喜歡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你喜歡什么樣的領導和同事?)

考察應聘者的志向,人以群分,人們往往喜歡和自己相近的人。

不要以具體某個人為例子,談你欣賞的個性。可以適當舉出一些細節,比如某個朋友很周到,這樣的人你很喜歡。

回答這個問題盡量輕松,萬一你喜歡和藹上司,偏偏你的經理是個不苟言笑的人,他也許會因為擔心今后的相處而放棄錄用你。盡量使用“公正”“務實”這樣的詞語,即讓別人看到你的素質,又不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十三、如果主管的指示是錯的,你還會執行嗎?

考察應聘者的處事原則和溝通技巧。

面對是非問題,萬萬不能馬虎。首先要表示自己會慎重思考主管的指示是否真的錯了,如果錯了,一不定要以最佳方式拒絕執行。緊接着要詢問考官,請考官給出情境,即主管在什么情況下做出了什么樣的錯誤指示,然后再回答自己的“最佳方式”。比如“顧全上司的面子,私下討論”“情況緊急,要據理力爭”等等。

如果對方直接部你“能不能幫公司逃稅”,直接拒絕,原則問題不能馬虎,越大的公司越注意員工的操守。

 

十四、你可何對待他人的批評?

考察應聘者接受批評的能力與合作能力。

誰都知道應該回答“我能夠接受批評”,但這個回答未必相信。所以,應該對考官詳細說明,旅行,自己會認真,判斷他人的批評是否正確;其次,如果不正確,指出對方的誤會,如果正確,虛心改正;然后,出現問題的原因,檢討自己在其他方面有沒有類似的錯誤;最后,要反省自己的錯誤有沒有傷害到他人,如果有,應道歉或予以補償。如此,才是一份完整的回答。

 

十五、你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

考察應聘者自我評價能力,了解應聘者的個性。

答優點要謙虛,且要和工作有關;回答缺點要有技巧,可以說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缺點,不要說與工作相關的缺點,比如,你應聘的是程序員,那么千萬不要說自己不喜歡編程。最聰明的做法是主要說優點,中間夾着一些小缺點。這樣可以引導考官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優點上,忽視那些缺點。

 

十六、你喜歡什么運動?

判斷應聘者喜歡對抗、競爭或獨享。

不要答非所問,說自己喜愛散步或旅行。要明確地說出一種運動。盡量回答大眾型、需要團體合作的運動類型,如足球籃球排球,還要順便說說喜歡這個運動的原因,你的回答應該引導對方了解你的優點比如,“我喜歡乒乓球,因為我無法得知下一個球對方會如何找。”面試官會覺得,你是個喜歡挑戰的人。

 

十七、你認為自己最擅長的是什么?

繼續了解應聘者的個性,考察對方能力。

每個人都有擅長的事,面對面試官,不妨如實說明。要注意的問題是,不要說得太多,一個“萬事能”沒有實踐檢驗,總是讓人懷疑;也不要說得太少,沒有擅長的事會讓面試官懷疑“這個人能做什么”。

“三”是個保險數字,說三件自己擅長的事,一件或兩件與要從事的工作有關,讓面試官了解你的能力,另外一件可以隨意發揮,活躍面試氣氛。

 

十八、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會怎樣適應?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適應?

考察應聘者的適應能力和應對能力。

不要立刻回答,也不要直接給出確切的時間,這樣面試官會認為你很草率。請對方舉出實例,才能擴展自己的思路。

根據對方的例子如“你要去一個高校雲集的地方推銷商品”,給出詳細的答案,適應時間不宜太長,但也不要說“我立刻就能適應”,這種回答顯然不負責任。

 

十九、談談你對加班的看法。

考察應聘者的工作態度。

這個問題很能回答,一般的企業都會加班,但如果你直接說我贊同加班,對方又認為你言不由衷。所以,事先的行業調查是必要的,如果調查了這個公司的員工是否經常加班,問題就會變得簡單。

你可以根據公司情況說你能夠接受加班,但不贊同過度加班,或你贊同為了保證工作進度而加班。

 

二十、如果我雇用你,你覺得可以為部門帶來什么樣的貢獻?

這是老板最關心的問題,也是面試官最想問的問題。

盡管面試官非常想知道你的價值,但你對自己的任何主觀評價都不是他們最終決定的依據,所以,回答這個問題不卑不亢。

不要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吹噓我能實現500萬業績,萬一人家公司經理級別的每年也就200萬的收益,你的牛皮立刻破了。

要以謙虛的表示自己的能力:能夠為工作帶來一個忠誠並勤奮的員工,為部門帶來一個友好而謹慎的同事,為公司帶來一顆充滿創意的頭腦,為這個職位帶來更多的客戶。盡量慎重地擬定自己未來的計划,顯示你的聰明,回避了你頭疼的問題——人事經理想聽到的是你能為公司帶來幾百萬,而你則告訴他你有幾千萬的可能。

總結:

考官出題,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20個核心問題,其他衍生的問題也能就勢解決。如果去外企應聘,更要提前准備好妥善答案,以避免面試場上的緊張情緒。還要聽清對方問題,避免答非所問。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