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測試基本流程


下圖是自動化測試的基本流程圖,以及每個階段的任務負責人,輸出等。

1、制定測試計划

在展開自動化測試之前,最好做個測試計划,明確測試對象、測試目的、測試的項目內容、測試的方法、測試的進度要求,並確保測試所需的人力、硬件、數據等資源都准備充分。制定好測試計划后,下發給用例設計者。

2、分析測試需求

用例設計者根據測試計划和需求說明書,分析測試需求,設計測試需求樹,以便用例設計時能夠覆蓋所有的需求點。一般來講,基於Web功能測試需要覆蓋一下幾個方面:

1)頁面鏈接測試,確保各個鏈接正常;

2)頁面控件測試,確保各個控件可靠;

3)頁面功能測試,確保各項操作正常;

4)數據處理測試,確保數據顯示准確、處理精確可靠;

5)模塊業務邏輯測試,確保各個業務流程暢通。

3、設計測試用例

通過分析測試需求,設計出能夠覆蓋所有需求點的測試用例,形成專門的測試用例文檔。由於不是所有的測試用例都能用自動化來執行,所以需要將能夠執行自動化測試的用例匯總成自動化測試用例。必要時,要將登陸系統的用戶、密碼、產品、客戶等參數信息獨立出來形成測試數據,便於腳本開發。

4、搭建測試環境

自動化測試人員在用例設計工作開展的同時即可着手搭建測試環境。因為自動化測試的腳本編寫需要錄制頁面控件,添加對象。測試環境的搭建,包括被測系統的部署、測試硬件的調用、測試工具的安裝盒設置、網絡環境的布置等。

5、編寫測試腳本

根據自動化測試用例和問題的難易程度,采取適當的腳本開發方法編寫測試較薄。一般先通過錄制的方式獲取測試所需要的頁面控件,然后再用結構化語句控制腳本的執行,插入檢查點和異常判定反饋語句,將公共普遍的功能獨立成共享腳本,必要時對數據驚醒參數化。當然還可以用其他高級功能編輯腳本。腳本編寫好了之后,需要反復執行,不斷調試,知道運行正常為止。腳本的編寫和命名要符合管理規范,以便統一管理和維護。

6、分析測試結果、記錄測試問題

應該及時分析自動化測試結果,建議測試人員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對自動化測試結果進行分析,以便盡早地發現缺陷。如果采用開源自動化測試工具,建議對其進行二次開發,以便與測試部門選定的缺陷管理工具緊密結合。理想情況下,自動化測試案例運行失敗后,自動化測試平台就會自動上報一個缺陷。測試人員只需每天抽出一地你該時間,確認這些自動上報的缺陷,是否是真實的系統缺陷。如果是系統缺陷就提交開發人員修復,如果不是系統缺陷,就檢查自動化測試腳本或者測試環境。

7、跟蹤測試BUG

測試記錄的BUG要記錄到缺陷管理工具中去,以便定期跟蹤處理。開發人員修復后,需要對此問題執行回歸測試,就是重復執行一次該問題對應的較薄,執行通過則關閉,否則繼續修改。如果問題的修改方案與客戶達成一致,但與原來的需求有所偏離,那么在回歸測試前,還需要對腳本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調試。

8、自動化腳本的維護

如果系統發生變更時,對自動化測試腳本和相關文檔包括《自動化測試用例》、《自動化腳本設計說明書》進行維護,以適應變更后的系統。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