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的this指向問題


普通函數

普通函數中的this,普通函數中的this表示調用此函數時的對象,如下例:
var x=11;
var obj={
  x:22,
  say:function(){
    console.log(this.x)
  }
}
obj.say();
//console.log輸出的是22
//調用say函數的是對象obj,所以this指代對象obj,輸出的就是obj對象里的x值,即22。

箭頭函數

箭頭函數中的this,資料上說的箭頭函數內部是沒有this的,也就是說,箭頭函數里面的this會繼承自外部的this,下面有個例子,用來詳細說明下:
var x=11;
var obj={
 x:22,
 y:this,//window
 say:()=>{
   console.log(this.x);
 }
}
obj.say();
//輸出的值為11
console.log(obj.y);
//輸出的值為window對象
//obj對象中的this指代的就是window,也就是全局環境,因為箭頭函數中的this就會就近找到上一個對象中this所指代的對象,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來,obj內部屬性y就為obj內部this指代的對象,輸出是window。

由於箭頭函數不綁定this, 它會捕獲其所在(即定義的位置)上下文的this值, 作為自己的this值,

1、所以 call() / apply() / bind() 方法對於箭頭函數來說只是傳入參數,對它的 this 毫無影響。
2、考慮到 this 是詞法層面上的,嚴格模式中與 this 相關的規則都將被忽略。(可以忽略是否在嚴格模式下的影響)
因為箭頭函數可以捕獲其所在上下文的this值 所以

function Person() {  
    this.age = 0;  
    setInterval(() => {
        // 回調里面的 `this` 變量就指向了期望的那個對象了
        this.age++;
    }, 3000);
}

var p = new Person();

兩個例子加深印象

普通函數
var a=11
function test1(){
  this.a=22;
  let b=function(){
    console.log(this.a);
  };
  b();
}
var x=new test1();
//輸出11

為什么會輸出11?因為普通函數中的this指向的是調用它的對象,如果沒有直接調用對象,會指向undefined或者window,一般都會指向window,在嚴格模式下才會指向undefined。上述的例子中,並沒有明確的調用對象,而普通函數中的this並不會向上繼續找對象,所以直接返回window。

箭頭函數
var a=11;
function test2(){
  this.a=22;
  let b=()=>{console.log(this.a)}
  b();
}
var x=new test2();
//輸出22

箭頭函數中會往上尋找this,直到找到所代表的this為止。例子中,構造函數被實例化成為一個對象x,那x中的this指代的就是對象x本身,所以箭頭函數this就代表x對象,x對象內部的a值為22,所以輸出22。

總結

1、箭頭函數中的this是在聲明中就定義好了的,而普通函數中的this則是在調用時定義好的。
2、箭頭函數不綁定this, 它會捕獲其所在(即定義的位置)上下文的this值, 作為自己的this值。正是因為它沒有this,所以也就不能用作構造函數。,
3、若想改變this指向可以用bind方法。bind方法在ES5引入, 在Function的原型鏈上, Function.prototype.bind。通過bind方法綁定后, 函數將被永遠綁定在其第一個參數對象上, 而無論其在什么情況下被調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