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MacBook”新手的Python“笨辦法”自學之旅 #第三章:言歸正傳講Python:Mac系統的終端Terminal命令行快速入門


第三章:言歸正傳講Python:Mac系統的終端Terminal命令行快速入門

   以后我都會將《“笨辦法”學Python》簡稱為“這本書”

   本人用了近5年的MacBook,但在此之前,從未使用過電腦自帶的“終端Terminal”(圖標:)。在非程序員的世界里,建立和刪除文件夾或文件,都是:鼠標右鍵點新建/刪除,這是UI帶來的便利。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利用命令行實現這些操作。

   

 

   首先,要掌握幾個我們平時常用,但在代碼界有另外名稱的名詞:目錄、路徑、打印。

      --目錄:我們認為它是這樣的:標題:第一章:第一單元:第一節

                   但它其實是這樣的:/Users/neymagico/temp/ex,它表示的意思是:文件夾ex所處的位置。在這本書當中,你甚至還會以為“目錄”其實就是“文件夾”。

      --路徑:我們認為它是這樣的:沿青年大街步行50米,到市圖書館地鐵站,從A口如,坐上到北站方向的地鐵,奧體中心站下車,C口出站,沿奧體路東行100米。

                   但它其實是這樣的:和目錄一樣的解釋

      --打印:我們認為它是這樣的:command+P,選擇打印機,選擇紙張,設置打印參數

                   但它其實是這樣的:可理解為“輸出”的含義。例如:打印文件的位置,即為在終端輸出文件的路徑

  <<你可能覺得我上面寫的都是廢話,但是這確實是我剛學這個時候的最深刻印象,讓我迷惑了好久,其實后續的Python學習,還有更多的名稱,它們的意思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我們需要注意這點。>>

   

 

   接着,借用這本書的一句話“廢話少說,命令行來也”:注意“空格鍵”不是隨便增減的

   注釋:下方的“bogon”,主機名稱,即hostname;每個人的電腦不同,它就不同。沒錯,讓你發現了,我是內馬爾的球迷,哈哈!

 

   1,$(命令提示符):在它后面輸入終端需要執行的命令。

 

   2,pwd(打印工作目錄):在“終端Terminal”里面,如果你需要對一個文件或文件夾作出更改,首先,你需要在終端Terminal里面,利用cd命令(后續會講),進入到那個文件或文件夾所處的位置,而有些時候,我們會忘記我們處在哪個位置下,用pwd命令,既可以告訴我們。例如:

bogon:~ neymagico$ pwd

/Users/neymagico

 

   3,cd(更改目錄):即可以更改你在終端中處在的目錄地址。例如,你本在home路徑:/Users/neymagico,但是你想進入home路徑下的一個名稱為temp的文件夾(目錄、路徑),你只需要在$后方鍵入 cd temp即可得到:

   bogon:~ neymagico$ cd temp

   bogon:temp neymagico$ pwd

   /Users/neymagico/temp

      (1) cd ~(返回到home路徑) :在你迷失方向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哪,可以用這個命令,讓自己回到home路徑:

      bogon:temp neymagico$ cd ~

      bogon:~ neymagico$ pwd

      /Users/neymagico

      (2) cd ..(返回到上一個路徑):  回到上一個文件夾(目錄、路徑):

      bogon:temp neymagico$ pwd

      /Users/neymagico/temp

      bogon:temp neymagico$ cd ..

      bogon:~ neymagico$ pwd

      /Users/neymagico

     (3) 可以用cd一次進入或返回多層目錄:

       進入:

      bogon:~ neymagico$ cd temp/ex/ex46.py

      bogon:ex46.py neymagico$ pwd

      /Users/neymagico/temp/ex/ex46.py

      返回:

      bogon:ex46.py neymagico$ cd ../../..

      bogon:~ neymagico$ pwd

      /Users/neymagico

 

   小提示:不知道有沒有機智的朋友發現,在我的home路徑名稱neymagico前面,會有一些字母或者符號,其實它就代表了你目前所處的路徑。例如 :如果neymagico前面是 ‘~’,表示我在home路徑;如果neymagico前面時‘ex46.py’,表示我是在ex46.py這個文件夾所處的位置。

 

   4,mkdir(創建目錄/文件夾):其實就是新建文件夾

   例如我想要在home路徑下建立一個temp文件夾,然后再在temp文件件夾里建立一個ex文件夾。步驟是:

 (1)用cd ~命令,進入home路徑;

 (2)鍵入 mkdir temp,然后再用cd temp進入temp文件夾;

 (3)鍵入 mkdir ex, 然后就會得到ex文件夾;

 (4)也可以用一條命令行完成 :在home路徑,鍵入mkdir temp/ex

   (5)  如果想要一次性創建級數較多的文件夾,需要在mkdir 后面空格,加入-p。例如mkdir -p temp/ex/1/2/3/4/5/6 創建了8個文件夾,名稱如上,等級順序也如上;

   (6)  如果想要一次性創建較多的平行的文件夾,需要用mkdir命令,一次寫上文件夾的名稱,用空格鍵隔開。例如mkdir 1 2 3 4 就是在當前目錄下創建4個平行的文件夾,名稱為1,2,3,4

 (7)如果想要創建名稱保護空格的目錄,需要在mkdir后面用雙引號“”標注目錄名稱。例如 mkdir " I love you" 就是創建了一個名為“I love you”的目錄,如果沒有雙引號,則是創建了三個平行的目錄,名稱分別為“I”、“love”、“you”

 

   5,ls(列出目錄下的內容):注意:是小寫的L加小寫的s。該命令會打印出你在終端所處位置的文件夾/目錄/路徑中含有的所有文件或文件夾,但是它不輸出子文件夾里面的內容。例如:我在ex 文件夾中有3個文件夾,名稱分別是:ex1.py、ex2.py、ex3.py。

   bogon:ex neymagico$ ls

   ex1.py ex2.py ex3.py

   

   6,rmdir(刪除路徑/文件夾/文件):必須用cd命令,使操作位置處於你需要刪除的文件夾或文件所處的上一級目錄中,例如:我想要傷處ex文件夾下的ex1.py文件夾:

   bogon:ex neymagico$ rmdir ex1.py

   bogon:ex neymagico$ ls

   ex2.py ex3.py

   同理mkdir,也可以用 rmdir  temp/ex/1/2/3/4/5/6 從低級到高級,以此刪除這些目錄,也可以用 rmdir 1 2 3 4 5 同時刪除這5個平行的目錄。

   

   注意:有的時候,想要刪除的即使是一個空目錄/文件夾,系統也拒絕刪除處該目錄,實際上在這個目錄里面,有一個名為_D.Store的文件,需要鍵入rm -rf <dir>即可,<dir>是該目錄的名稱。

 

---------由於終端命令較多,本人又特別想把它們介紹清晰,所以分兩部分,下一部分主要是相對較復雜些的命令--------

 

*** 第四章預告:較復雜的終端Terminal命令

P.S.:為了更加清晰認識,附上本人電腦的finder截屏,上述命令涉及到的目錄/文件夾等,在下面附圖有標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