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常用狀態碼詳解


HTTP狀態碼:

HTTP定義遵循一條規則:所有狀態碼的第一個數字代表了響應的狀態。1表示消息;2表示成功;3表示重定向;4表示請求錯誤;5、6表示服務器錯誤。如下圖:

 

1xx:

這一類型的狀態碼,代表請求已被接受,需要繼續處理。這類響應是臨時響應,只包含狀態行和某些可選的響應頭信息,並以空行結束。

HTTP/1.0 協議中沒有定義任何1xx狀態碼,所以除非在某些試驗條件下,服務器禁止向此類客戶端發送1xx響應

2xx:

200    OK :請求成功

202   Accepted:  已經接受請求,但處理尚未完成。 

        201    Created:  服務器已經創建了文檔,Location頭給出了它的URL

3xx:

301   Moved Permanently :永久性重定向

302  Move temporarily:暫時性重定向

304  Not Modified : 從本地緩存讀取

4xx:

400  Bad Request:請求出現語法錯誤. 例如缺少參數,參數寫錯等..  注意:某些代理服務器在DNS查詢超時時會返回400或者500錯誤

401 Unauthorized  :需要授權!資源本身是可以訪問的,但因為缺少一些憑證信息而不能訪問(例如用戶信息 token等)

403 Forbidden       :禁止訪問!    跨域問題或服務器上文件或目錄的權限設置導致。

404 

5x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務器遇到了一個未曾預料的狀況,導致了它無法完成對請求的處理.

502 Bad Gateway : 作為網關或者代理工作的服務器嘗試執行請求時,從上游服務器接收到無效的響應。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服務器由於維護或者負載過重未能應答 .例如內存硬盤滿了,數據庫原因等等.

 

原文參考:https://www.cnblogs.com/feng9exe/p/8038884.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