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風雨,一個普通程序員的成長之路(六)抉擇與出發
一、前言
促使我離開6年之久的公司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我想,便還是有一顆想做技術的心吧。
二、抉擇:管理與技術
在一個公司/團隊/項目組中,有了一定資歷后,是繼續做技術崗還是轉為管理崗?
有時候被迫或被動地轉為管理崗怎么辦?
到了一定年齡,還能不能繼續做技術?
做技術還是要受項目經理的指手畫腳嗎?
技術研發、技術管理、項目管理,怎么選?哪個適合自己?
以上所說其實是大多程序員在一定階段的選擇與困惑。除了轉崗甚至轉行外,技術人員往上也就這幾條路吧。
我也困惑過,甚至上面的路都走過。
經歷了項目經理、技術經理、代業務總監(最后離職了沒有真正地升上去),現在卸下包袱,重新觸發,選擇做了一個普通程序員,回歸初心,開始朝着架構師的方向奔跑。
對於以上幾種路線,我的思考是:
如果覺得做技術太累了、肝不動了,或者覺得總是受人指揮,不自在,那么
-
願意管人、擅長協調、善於跟客戶打交道,那么就做項目經理吧,升級路線是項目總監、部門經理,負責公司KPI,營收利潤;
-
擅長挖掘需求、了解行業動向、熟悉公司產品,做需求分析師/產品經理,升級路線咨詢專家、業務總監;
還希望肝在第一線,則
-
願意帶團隊,善於培養人才,不願意處理復雜人際關系,喜歡做技術管理,升級路線技術經理、總監、CTO;
-
不願意帶團隊,但是喜歡做項目/產品,熱愛技術,那么,做架構師吧。
架構師是干什么的?
架構師也有很多種:系統架構師、數據架構師、基礎設施架構師、應用架構師。
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架構師都是指系統架構師。
系統架構師是系統或產品線的設計責任人,是一個負責理解和管理並最終確認和評估非功能性系統需求(性能、安全、可用性、可擴展性、可移植性等),給出開發規范,搭建系統實現的核心構架,對整個軟件架構、關鍵構件、接口進行總體設計並澄清關鍵技術細節的高級技術人員。
我的理解就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打的了怪獸,扮的了嬌娘。
跟老板出去忽悠客戶,給出高屋建瓴的解決方案;實現落地,能給出切實可行的技術實現。
現在業內普遍有一種看不起PPT架構師的趨勢,但是連PPT都畫不好,你怎么把系統的整體架構呈現出來,怎么讓客戶認同?怎么讓研發/交付團隊去理解並實現?
唔,這個說着說着就有點說多了。主要也是因為架構師就是我現在重新出發的目標吧。
對於以上路線來說,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只看個人喜好。而且我從不認為所謂到了一定年齡,就不能做技術了。謬論。只是不想做技術的人給自己找的借口罷了。
所以說,只看喜好,並問問自己:擅長什么?
最后,以上所有路線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大部分時候我們的升級路線其實都是螺旋式上升的。
所謂彎曲的直線
是也。
三、出發:池塘與青蛙
其實人啊,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在做抉擇的時候,我也並沒有上文說的那樣輕松。
在18年12月,我選擇了離開我待了6年之久的公司。
說錢,其實算上年終,我的年薪已經達到了20萬。在合肥,這個收入還算可以吧。
而在面新公司的時候,我其實比較意外,所以並沒有做什么准備,所以薪資也談的並不高。
說閑,資歷已經夠老,已經可以不用上下班打卡,早上9點上班,下午4點去接兒子放學。
而在新公司,每天要6點半起床,趕7點20的班車。
原因多樣,但是最重要的的還是有一顆追求技術的心在燃燒吧。
只是,苦了我的妻子,又不能減輕她的負擔了。
可是,還是毅然辭職了。我的妻子卻從沒責怪過我的自私,感謝她的支持。
我曾自嘲,在做項目經理的兩年中,技術都荒廢掉了。
重新做回技術經理的一年,與外界接軌,方才覺得,已經落下很多。
拔劍而起后,卻是茫然四顧,在這小小的池塘里,找不到比我自己更高的山了。
可又清醒地知道,這不過是個錯覺。
因為外面的天空,還很廣大。
我希望遇到更多有趣的人,更多有挑戰的項目。
我只願做牛尾,並攀越更高的山。
我希望在更多的大牛后面亦步亦趨,可以指引我前行。
2019,我來了。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姚毛毛的博客
這里有我的編程生涯感悟與總結,有Java相關的開發技術,有JVM、Linux、數據庫的性能調優,有工作中進行的架構設計實踐和讀書理論,有……
有技術,有情懷,有溫度
歡迎關注我:姚毛毛& 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