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場景法(重點*****)
一、應用場合
1、在軟件中當測試軟件的業務過程和業務邏輯時,常用場景法。
2、場景法是基於軟件業務的測試方法。
3、測試人員將自己看成是最終用戶,模擬用戶使用該軟件時的各種情景:
模擬兩種情景:
1)模擬正確的業務實現過程--驗證功能是否能正確實現。
2)模擬錯誤的業務過程。--驗證程序的異常處理能力
擴展:場景法的使用思路
在接到一個測試任務時,通常會先使用場景法對主要業務過程和邏輯進行測試,當主要功能實現沒有問題后,再對細節進行測試(等價類、邊界值、判定表等)。(先整體,后細節)
二、場景法的兩個要素
1、業務層面(更重要)
對於測試人員的相關軟件業務熟悉程度有要求,最好能成為該行業中業務方面的“專家”;
2、技術層面
1)基本流
也叫有效流或正確流
模擬正確的業務操作過程的情景,叫基本流
2)備選流
也叫無效流或錯誤流
模擬錯誤的業務操作過程,叫備選流。
三、場景法的測試過程
案例1:ATM取款
步驟1:熟悉需求,整理業務過程,列出基本流和備選流。
基本流:成功取款的流程
識別卡-->輸入正確密碼-->選“取款”功能-->選擇正確的取款金額-->點擊“確定”,給出提示,出鈔,更新賬戶和ATM余額
備選流:取款失敗的各個場景
1)識別卡失敗
2)輸入錯誤密碼:
3次以內--給出提示,重新輸入
3次--鎖卡並吞卡
3)賬戶余額不足
4)每次取款上限5000元
5)每天取款上限20000元
6)ATM機余額不足
步驟2:生成場景,填寫《場景表》
步驟3:根據場景,設計測試用例。
說明:場景和用例不一定是1:1的比例
有可能1個場景需要多條用例
也有可能1條用例能測試多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