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由器
1)路由器是局域網和外部網絡通信的出入口
2)路由器對內管理子網(局域網),可以在路由器中設置子網的網段,設置有線端口的IP地址,設置dhcp功能等,因此局域網的IP地址是路由器決定的
3)路由器對外實現聯網,聯網方式取決於外部網絡(如ADSL撥號上網、寬帶帳號、局域網等)。這時候路由器又相當於是更高層級網絡的其中一個節點而已
4)所以路由器相當於有2個網卡,一個對內做網關、一個對外做節點
5)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路徑(路由)並轉發出去。其實就是局域網內電腦要發到外網的數據包,和外網回復給局域網內電腦的數據包
2、DNS(Domain Name Service 域名服務)
1)網絡世界的門牌號:IP地址
2)IP地址的替代品:域名,譬如www.baidu.com
3)DNS服務器就是專門提供域名和IP地址之間的轉換的服務的,域名要購買的
4)我們訪問一個網站的流程是:先使用IP地址(譬如谷歌的DNS服務器IP地址為8.8.8.8)訪問DNS服務器(DNS服務器不能是域名,只能是直接的IP地址),查詢我們要訪問的域名的IP地址,然后再使用該IP地址訪問我們真正要訪問的網站。這個過程被瀏覽器封裝屏蔽,其中使用的就是DNS協議
1)動態分配是局域網內的DHCP服務器來協調的,很多設備都能提供DHCP功能,譬如路由器
2)動態分配的優勢:方便接入和斷開、有限的IP地址得到充分利用
3)詳解參考:https://www.cnblogs.com/happygirl-zjj/p/5976526.html
4、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絡地址轉換協議)
1)IP地址分為公網IP(internet范圍內唯一的IP地址)和私網IP(內網IP),局域網內的電腦使用的都是私網IP(常用的就是192.168.x.xx)
2)網絡通信的數據包中包含有目的地址的IP地址
3)當局域網中的主機要發送數據包給外網時,路由器要負責將數據包頭中的局域網主機的內網IP替換為當前局域網的對外外網IP。這個過程就叫NAT
4)NAT的作用是緩解IPv4的IP地址不夠用問題,但只是類似於打補丁的形式,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要靠IPv6
5、IP地址分類(IPv4)
二進制方式 0xffffffff 0xC0A80166/0x6601A8C0
點分十進制方式 255.255.255.255 192.168.1.102 方便人看的
2)IP地址中32位實際包含2部分,分別為: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
3)子網掩碼,用來說明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各自占多少位
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時表示前24位為網絡地址,后8位為主機地址
子網掩碼為255.255.0.0時表示前16位為網絡地址,后16位為主機地址
網絡地址決定了這種網絡中一定可以有多少個網絡,譬如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時表示我們這一種網絡一共最多可以有2^24個,每個這種網絡中可以有2^8個主機。
如果子網掩碼為255.255.0.0時,表示我們這種網絡可以有2^16個網絡,每個這種網絡中最多可以有2^16個主機。
4)網絡標識 = IP地址 & 子網掩碼,2個IP地址的網絡標識一樣,那么就處於同一網絡
5)IP地址 = 網絡地址 + 主機地址,網絡地址用來表示子網,主機地址是用來表示子網中的具體某一台主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