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學習之數據類型(tuple)


3.6 元組

v = (11,22,33,'asd','漢字')

元組就是不可變的列表,又叫制度列表,屬性特征與字符串相似,里邊可以存放任何類型的元素。

1.元組的元素

這里元組的不可變的意思是⼦元素不可變,⽽子元素內部的⼦元素是可以變, 這取決於子元素是否是可變對象.

2.元素特征

元組中如果只有⼀個元素,⼀定要添加⼀個逗號, 否則就不是元組,而是元素本身,例如(1)表示int 1,(1+2)表示int 3,如果是空元組一定是 tu = tuple(),如果是一個元素的元組一定要在元素后邊加一個逗號, 例子:tu =(11,)。

3.元組的功能

元組也有索引和切片,跟列表和字符串一樣

###一些常用的功能
cmp(tuple1,tuple2)  比較兩個元組元素
len()  計算元組元素的個數
max()  返回元組中元素的最大值
min()  返回元組中元素的最小值
tuple(seq) 將列表轉換為元組
tu[1:5:2]  tu[-1]  tu[1:3] #切片

4.for循環遍歷元組

tu = (11,22,33,44,55,)
for el in tu :
    print(el)

5.元素也可以嵌套

tu = (1,2,3,(11,22,[111,222,333]),'哈哈哈')

6.列表與元組轉換

元組 => 列表 list(tuple)
列表 => 元組 tuple(list)

3.7 range

​ range可以幫我們獲取到⼀組數據,通過for循環能夠獲取到這些數據。range本身不能單獨使用,可以用for和list列表打開。

s = range(1,10)

​ print(s)

​ 在python2.0中,是以列表的形式輸出;在[1,2,3,4,5,6,7,8,9]python3.0中輸出rang(1,10)

for i in range(100) : #打印1--99,取不到100
    print(i)

還可以設置起始值以及步長

for i in range(1,25,2):
    print(i)

range(邊界) 從0到邊界值,取不到邊界值

range(start,end) 從start到end結束,不能取到end

range(start,end,step) 從start到end結束,步長是step

tu = (11,22,33,44,55,)
for i in tu :
    print(i)
for i in range(len(tu)) :
    print(tu[i])

​ 以上兩條命令輸出的結果相同,但是前者是直接輸出元素,而后者是通過索引輸出元素。

引用:https://www.cnblogs.com/guobaoyuan/p/9815514.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