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謝希仁第七版 第四章 答案


計算機網絡謝希仁第七版 第四章 網絡層

 

計算機網絡 第七版 謝希仁 答案

 

 

1.網絡層向上提供的服務有哪兩種?是比較其優缺點。網絡層向運輸層提供 面向連接虛電路(Virtual Circuit)服務或無連接數據報服務前者預約了雙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網絡資源。優點是能提供服務質量的承諾。即所傳送的分組不出錯、丟失、重復和失序(不按序列到達終點),也保證分組傳送的時限,缺點是路由器復雜,網絡成本高;后者無網絡資源障礙,盡力而為,優缺點與前者互易

2.網絡互連有何實際意義?進行網絡互連時,有哪些共同的問題需要解決?

 網絡互聯可擴大用戶共享資源范圍和更大的通信區域

進行網絡互連時,需要解決共同的問題有:

不同的尋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組長度

不同的網絡接入機制

不同的超時控制

不同的差錯恢復方法

不同的狀態報告方法

不同的路由選擇技術

不同的用戶接入控制

不同的服務(面向連接服務和無連接服務)

不同的管理與控制方式

 

3.作為中間設備,轉發器、網橋、路由器和網關有何區別?

 中間設備又稱為中間系統或中繼(relay)系統。

物理層中繼系統:轉發器(repeater)

數據鏈路層中繼系統:網橋或橋接器(bridge)

網絡層中繼系統:路由器(router)

網橋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橋路器(brouter)

網絡層以上的中繼系統:網關(gateway)。  

4.試簡單說明下列協議的作用:IPARPRARPICMP

 IP協議:實現網絡互連。使參與互連的性能各異的網絡從用戶看起來好像是一個統一的網絡。網際協議IPTCP/IP體系中兩個最主要的協議之一,與IP協議配套使用的還有四個協議。

ARP協議:是解決同一個局域網上的主機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問題。

RARP:是解決同一個局域網上的主機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問題。

ICMP:提供差錯報告和詢問報文,以提高IP數據交付成功的機會

因特網組管理協議IGMP:用於探尋、轉發本局域網內的組成員關系。

 

5.IP地址分為幾類?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分為ABCDE 5;每一類地址都由兩個固定長度的字段組成,其中一個字段是網絡號 net-id,它標志主機(或路由器)所連接到的網絡,而另一個字段則是主機號 host-id,它標志該主機(或路由器)。各類地址的網絡號字段net-id分別為12300字節;主機號字段host-id分別為3字節、2字節、1字節、4字節、4字節。特點:(1IP 地址是一種分等級的地址結構。分兩個等級的好處是:第一,IP 地址管理機構在分配 IP 地址時只分配網絡號,而剩下的主機號則由得到該網絡號的單位自行分配。這樣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第二,路由器僅根據目的主機所連接的網絡號來轉發分組(而不考慮目的主機號),這樣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項目數大幅度減少,從而減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儲空間。(2)實際上 IP 地址是標志一個主機(或路由器)和一條鏈路的接口。當一個主機同時連接到兩個網絡上時,該主機就必須同時具有兩個相應的 IP 地址,其網絡號 net-id 必須是不同的。這種主機稱為多歸屬主機(multihomed host)。由於一個路由器至少應當連接到兩個網絡(這樣它才能將 IP 數據報從一個網絡轉發到另一個網絡),因此一個路由器至少應當有兩個不同的 IP 地址。 (3) 用轉發器或網橋連接起來的若干個局域網仍為一個網絡,因此這些局域網都具有同樣的網絡號 net-id(4) 所有分配到網絡號 net-id 的網絡,范圍很小的局域網,還是可能覆蓋很大地理范圍的廣域網,都是平等的。6.試根據IP地址的規定,計算出表4-2中的各項數據。解:1A類網中,網絡號占七個bit, 則允許用的網絡數為27次方,為128,但是要

除去0127的情況,所以能用的最大網絡數是126,第一個網絡號是1,最后一個網絡號是 126。主機號占24bit, 則允許用的最大主機數為224次方,為16777216,但是也要除 去全0和全1的情況,所以能用的最大主機數是167772142B類網中,網絡號占14bit,則能用的最大網絡數為214次方,為16384,第 一個網絡號是128.0,因為127要用作本地軟件回送測試,所以從128開始,其點后的還可

容納28次方為256,所以以128為開始的網絡號為128.0~~128.255,共256個,以此類 推,第16384個網絡號的計算方法是:16384/256=64128+64=192,則可推算出為191.255。主機號占16個  bit, 則允許用的最大主機數為216次方,為65536,但是也要除去全0和全 1的情況,所以能用的最大主機數是655343C類網中,網絡號占21bit, 則能用的網絡數為221次方,為2097152,第一個 網絡號是  192.0.0,各個點后的數占一個字節,所以以  192  為開始的網絡號為192.0.0~~192.255.255,共256*256=65536,以此類推,第2097152個網絡號的計算方法是: 2097152/65536=32192+32=224,則可推算出為223.255.255。主機號占8bit, 則允許用的最大主機數為28次方,為256,但是也要除去全0和全1的情況,所以能用的最大主機數是2547.試說明IP地址與硬件地址的區別,為什么要使用這兩種不同的地址? IP 地址就是給每個連接在因特網上的主機(或路由器)分配一個在全世界范圍是唯一的 32 位的標識符。從而把整個因特網看成為一個單一的、抽象的網絡在實際網絡的鏈路上傳送數據幀時,最終還是必須使用硬件地址。

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與硬件一致,基於物理、能夠標識具體的鏈路通信對象、IP地址給予邏輯域的划分、不受硬件限制。

8.IP地址方案與我國的電話號碼體制的主要不同點是什么?於網絡的地理分布無關

9.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

有三種含義

 其一是一個A類網的子網掩碼,對於A類網絡的IP地址,前8位表示網絡號,后24位表示主機號,使用子網掩碼255.255.255.0表示前8位為網絡號,中間16位用於子網段的划分,最后8位為主機號。第二種情況為一個B類網,對於B類網絡的IP地址,前16位表示網絡號,后16位表示主機號,使用子網掩碼255.255.255.0表示前16位為網絡號,中間8位用於子網段的划分,最后8位為主機號。

第三種情況為一個C類網,這個子網掩碼為C類網的默認子網掩碼。

2)一網絡的現在掩碼為255.255.255.248,問該網絡能夠連接多少個主機? 255.255.255.248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每一個子網上的主機為(2^3)=6 台     掩碼位數29,該網絡能夠連接8個主機,扣除全1和全0后為6台。

3)一A類網絡和一B網絡的子網號subnet-id分別為16181,問這兩個子網掩碼有何不同?

A類網絡: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給定子網號(16“1”)則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B類網絡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給定子網號(8“1”)則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但子網數目不同

4)一個B類地址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40.0。試問在其中每一個子網上的主機數最多是多少?

24010=128+64+32+1610=111100002     Host-id的位數為4+8=12,因此,最大主機數為: 2^12-2=4096-2=4094

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主機數2^12-2

(5)A類網絡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255;它是否為一個有效的子網掩碼?是  10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11111111

(6)某個IP地址的十六進制表示C2.2F.14.81,試將其轉化為點分十進制的形式。這個地址是哪一類IP地址? C2   2F 14  81--à(12*16+2).(2*16+15).(16+4).(8*16+1)---à194.47.20.129   C2  2F   14  81  ---à11000010.00101111.00010100.10000001   C類地址

(7)C類網絡使用子網掩碼有無實際意義?為什么?

有實際意義.C類子網IP地址的32位中,24位用於確定網絡號,8位用於確定主機號.如果划分子網,可以選擇后8位中的高位,這樣做可以進一步划分網絡,並且不增加路由表的內容,但是代價是主機數相信減少.

10.試辨認以下IP地址的網絡類別。

 1128.36.199.3    221.12.240.17   3183.194.76.253     4

192.12.69.248  589.3.0.1        6200.3.6.2

(2)(5)A,(1)(3)B,(4)(6)C.

11. IP數據報中的首部檢驗和並不檢驗數據報中的數據。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什么?壞處是什么?

在首部中的錯誤比在數據中的錯誤更嚴重,例如,一個壞的地址可能導致分組被投寄到錯誤的主機。許多主機並不檢查投遞給他們的分組是否確實是要投遞給它們,它們假定網絡從來不會把本來是要前往另一主機的分組投遞給它們。數據不參與檢驗和的計算,因為這樣做代價大,上層協議通常也做這種檢驗工作,從前,從而引起重復和多余。因此,這樣做可以加快分組的轉發,但是數據部分出現差錯時不能及早發現。

12.當某個路由器發現一IP數據報的檢驗和有差錯時,為什么采取丟棄的辦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傳此數據報?計算首部檢驗和為什么不采用CRC檢驗碼?答案:糾錯控制由上層(傳輸層)執行   IP首部中的源站地址也可能出錯請錯誤的源地址重傳數據報是沒有意義的   不采用CRC簡化解碼計算量,提高路由器的吞吐量

13.IP數據報使用固定首部,其各字段的具體數值如圖所示(除IP地址外,均為十進制表示)。試用二進制運算方法計算應當寫入到首部檢驗和字段中的數值(用二進制表示)。

4 5 0 28   1 0 0    4 17 10.12.14.5  12.6.7.9

1000101  00000000  00000000-000111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0-00000000

   00000100  00010001   xxxxxxxx  xxxxxxxx

   00001010  00001100   00001110  00000101

   00001100  00000110   00000111  00001001  作二進制檢驗和(XOR)   01110100   01001110取反碼   10001011  10110001

14. 重新計算上題,但使用十六進制運算方法(沒16位二進制數字轉換為4個十六進制數字,再按十六進制加法規則計算)。比較這兩種方法。

01000101  00000000 00000000-00011100   4  5  0  0   0  0  1  C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0-00000000   0  0  0  1   0   0  0  0   00000100  000010001  xxxxxxxx  xxxxxxxx  0  4  1  1  0  0  0  0

00001010  00001100 00001110  00000101   0  A  0  C  0  E  0  5

00001100  00000110  00000111  00001001  0  C  0  6  0  7  0   9

01011111  00100100  00010101  00101010  5   F  2  4  1  5  2  A

5 F  2  4    1  5   2  A   7  4   4  E-à8  B  B  1

15.什么是最大傳送單元MTU?它和IP數據報的首部中的哪個字段有關系?答案IP層下面數據鏈里層所限定的幀格式中數據字段的最大長度,與IP數據報首部中的總長度字段有關系

16.在因特網中將IP數據報分片傳送的數據報在最后的目的主機進行組裝。還可以有另一種做法,即數據報片通過一個網絡就進行一次組裝。是比較這兩種方法的優劣。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間的路由器進行組裝是由於:

  1)路由器處理數據報更簡單些;效率高,延遲小。

  2)數據報的各分片可能經過各自的路徑。因此在每一個中間的路由器進行組裝可能總會缺少幾個數據報片;

  3)也許分組后面還要經過一個網絡,它還要給這些數據報片划分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間的路由器進行組裝就可能會組裝多次。

  (為適應路徑上不同鏈路段所能許可的不同分片規模,可能要重新分片或組裝)

17. 一個3200位長的TCP報文傳到IP層,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為數據報。下面的互聯網由兩個局域網通過路由器連接起來。但第二個局域網所能傳送的最長數據幀中的數據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數據報在路由器必須進行分片。試問第二個局域網向其上層要傳送多少比特的數據(這里的數據當然指的是局域網看見的數據)?

答案:第二個局域網所能傳送的最長數據幀中的數據部分只有1200bit,即每個IP數據片的數據部分<1200-160(bit),由於片偏移是以8字節即64bit為單位的,所以IP數據片的數據部分最大不超過1024bit,這樣3200bit的報文要分4個數據片,所以第二個局域網向上傳送的比特數等於(3200+4×160),共3840bit

18.1)有人認為:“ARP協議向網絡層提供了轉換地址的服務,因此ARP應當屬於數據鏈路層。這種說法為什么是錯誤的?因為ARP本身是網絡層的一部分,ARP協議為IP協議提供了轉換地址的服務,數據鏈路層

使用硬件地址而不使用IP地址,無需ARP協議數據鏈路層本身即可正常運行。因此ARP不再數據鏈路層。

  2)試解釋為什么ARP高速緩存每存入一個項目就要設置10~20分鍾的超時計時器。這個時間設置的太大或太小會出現什么問題?

答案:考慮到IP地址和Mac地址均有可能是變化的(更換網卡,或動態主機配置)

      1020分鍾更換一塊網卡是合理的。超時時間太短會使ARP請求和響應分組的通信量太頻繁,而超時時間太長會使更換網卡后的主機遲遲無法和網絡上的其他主機通信。

  3)至少舉出兩種不需要發送ARP請求分組的情況(即不需要請求將某個目的IP地址解析為相應的硬件地址)。在源主機的ARP高速緩存中已經有了該目的IP地址的項目;源主機發送的是廣播分組;源主機和目的主機使用點對點鏈路。19.主機A發送IP數據報給主機B,途中經過了5個路由器。試問在IP數據報的發送過程中總共使用了幾次ARP?   6次,主機用一次,每個路由器各使用一次。

20.設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網絡          子網掩碼            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認)         ——             R4

 現共收到5個分組,其目的地址分別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153.17

5192.4.153.90

1)分組的目的站IP地址為:128.96.39.10。先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得128.96.39.0,可見該分組經接口0轉發。

2)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28.96.40.12

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得128.96.40.0,不等於128.96.39.0

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得128.96.40.0,經查路由表可知,該項分組經R2轉發。

3)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28.96.40.151,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后得128.96.40.128,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92相與后得128.96.40.128,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轉發選擇默認路由,經R4轉發。

4)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92.4.153.17。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后得192.4.153.0。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92相與后得192.4.153.0,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經R3轉發。

5)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92.4.153.90,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后得192.4.153.0。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92相與后得192.4.153.64,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轉發選擇默認路由,經R4轉發。

21某單位分配到一個BIP地址,其net-id129.250.0.0.該單位有4000台機器,分布在16個不同的地點。如選用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試給每一個地點分配一個子網掩碼號,並算出每個地點主機號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4000/16=250,平均每個地點250台機器。如選255.255.255.0為掩碼,則每個網絡所連主機數=28-2=254>250,共有子網數=28-2=254>16,能滿足實際需求。可給每個地點分配如下子網號碼

地點: 子網號(subnet-id) 子網網絡號   主機IP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1:    00000001           129.250.1.0    129.250.1.1---129.250.1.254   

2:    00000010           129.250.2.0    129.250.2.1---129.250.2.254

3:    00000011           129.250.3.0    129.250.3.1---129.250.3.254

4:    00000100           129.250.4.0    129.250.4.1---129.250.4.254

5:    00000101           129.250.5.0    129.250.5.1---129.250.5.254

6:    00000110           129.250.6.0    129.250.6.1---129.250.6.254

7:    00000111           129.250.7.0    129.250.7.1---129.250.7.254

8:    00001000           129.250.8.0    129.250.8.1---129.250.8.254

9:    00001001           129.250.9.0    129.250.9.1---129.250.9.254

10:  00001010           129.250.10.0   129.250.10.1---129.250.10.254

11:  00001011           129.250.11.0   129.250.11.1---129.250.11.254

12:  00001100           129.250.12.0   129.250.12.1---129.250.12.254

13:  00001101           129.250.13.0   129.250.13.1---129.250.13.254

14:  00001110           129.250.14.0   129.250.14.1---129.250.14.254

15:  00001111           129.250.15.0   129.250.15.1---129.250.15.254

16:  00010000           129.250.16.0   129.250.16.1---129.250.16.254

22..一個數據報長度為4000字節(固定首部長度)。現在經過一個網絡傳送,但此網絡能夠   傳送的最大數據長度為1500字節。試問應當划分為幾個短些的數據報片?各數據報片的數據字段長度、片偏移字段和MF標志應為何數值? IP數據報固定首部長度為20字節

總長度(字節) 數據長度(字節) MF 片偏移

原始數據報 4000 3980 0 0

數據報片1 1500 1480 1 0

數據報片2 1500 1480 1 185

數據報片3 1040 1020 0 370

23 分兩種情況(使用子網掩碼和使用CIDR)寫出因特網的IP成查找路由的算法。見課本P134P139

24.試找出可產生以下數目的A類子網的子網掩碼(采用連續掩碼)。

  12,(26,(330,(462,(5122,(6250.

1255.192.0.0,(2255.224.0.0,(3255.248.0.0,(4255.252.0.0,(5255.254.0.0,(6255.255.0.0

25.以下有4個子網掩碼。哪些是不推薦使用的?為什么?

1176.0.0.0,(296.0.0.0,(3127.192.0.0,(4255.128.0.0

只有(4)是連續的1和連續的0的掩碼,是推薦使用的

26.有如下的4/24地址塊,試進行最大可能性的聚會。

212.56.132.0/24

212.56.133.0/24

212.56.134.0/24

212.56.135.0/24

 212=11010100256=001110002

132=100001002

133=100001012

134=100001102

135=100001112

所以共同的前綴有22位,即11010100 00111000 100001,聚合的CIDR地址塊是: 212.56.132.0/22

27.有兩個CIDR地址塊208.128/11208.130.28/22。是否有那一個地址塊包含了另一個地址?如果有,請指出,並說明理由。

 208.128/11的前綴為:11010000 100

208.130.28/22的前綴為:11010000 10000010 000101,它的前11位與208.128/11的前綴是一致的,所以208.128/11地址塊包含了208.130.28/22這一地址塊。

28.已知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表4—12所示。表4-12 習題4-28中路由器R1的路由表地址掩碼 目的網絡地址 下一跳地址 路由器接口

/26 140.5.12.64 180.15.2.5 m2

/24 130.5.8.0 190.16.6.2 m1

/16 110.71.0.0 …… m0

/16 180.15.0.0 …… m2

/16 196.16.0.0 …… m1

默認 默認 110.71.4.5 m0

試畫出個網絡和必要的路由器的連接拓撲,標注出必要的IP地址和接口。對不能確定的情應該指明。圖形見課后答案P380

29.一個自治系統有5個局域網,其連接圖如圖4-55示。LAN2LAN5上的主機數分別為:

91150315.該自治系統分配到的IP地址塊為30.138.118/23。試給出每一個局域網的地址塊(包括前綴)。  30.138.118/23--à30.138.0111 011

分配網絡前綴時應先分配地址數較多的前綴題目沒有說LAN1上有幾個主機,但至少需要3個地址給三個路由器用。

本題的解答有很多種,下面給出兩種不同的答案:

                      第一組答案            第二組答案   

LAN1       30.138.119.192/29       30.138.118.192/27

LAN2       30.138.119.0/25         30.138.118.0/25

LAN3       30.138.118.0/24         30.138.119.0/24

LAN4       30.138.119.200/29       30.138.118.224/27

LAN5       30.138.119.128/26       30.138.118.128/27

30. 一個大公司有一個總部和三個下屬部門。公司分配到的網絡前綴是192.77.33/24.公司的網絡布局如圖4-56示。總部共有五個局域網,其中的LAN1-LAN4都連接到路由器R1上,R1再通過LAN5與路由器R5相連。R5和遠地的三個部門的局域網LAN6LAN8通過廣域網相連。每一個局域網旁邊標明的數字是局域網上的主機數。試給每一個局域網分配一個合適的網絡的前綴。見課后答案P380

31.以下地址中的哪一個和86.32/12匹配:請說明理由。

   186.33.224123:(286.79.65.216;(386.58.119.74; (4) 86.68.206.154

 86.32/12  è  86.00100000  下划線上為12位前綴說明第二字節的前4位在前綴中。

給出的四個地址的第二字節的前4位分別為:0010 0100 00110100。因此只有(1)是匹配的。

32.以下地址中的哪一個地址2.52.90140匹配?請說明理由。   (10/4;(232/4;(34/64152.0/11

 前綴(1)和地址2.52.90.140匹配

2.52.90.140  è  0000 0010.52.90.140

0/4   è  0000 0000

32/4  è  0010 0000

4/6   è  0000 0100

80/4  è  0101 0000

33.下面的前綴中的哪一個和地址152.7.77.159152.31.47.252都匹配?請說明理由。   (1152.40/13;(2153.40/9;(3152.64/12;(4152.0/11

前綴(4)和這兩個地址都匹配

34. 與下列掩碼相對應的網絡前綴各有多少位?

   1192.0.0.0;(2240.0.0.0;(3255.254.0.0;(4255.255.255.252

1/2 ; (2) /4 ; (3) /11 ; (4) /30

35.  已知地址塊中的一個地址是140.120.84.24/20。試求這個地址塊中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地址掩碼是什么?地址塊中共有多少個地址?相當於多少個C類地址? 140.120.84.24  è  140.120.(0101 0100).24

     最小地址是       140.120.(0101 0000).0/20  (80)

     最大地址是       140.120.(0101 1111).255/20 (95)

     地址數是4096.相當於16C類地址。

36.已知地址塊中的一個地址是190.87.140.202/29。重新計算上題。

 190.87.140.202/29  è  190.87.140.(1100 1010)/29

     最小地址是           190.87.140.(1100 1000)/29  200

     最大地址是           190.87.140.(1100 1111)/29  207

     地址數是8.相當於1/32C類地址。

37. 某單位分配到一個地址塊136.23.12.64/26。現在需要進一步划分為4個一樣大的子網。試問:

       1)每一個子網的網絡前綴有多長?

       2)每一個子網中有多少個地址?

       3)每一個子網的地址是什么?

  4)每一個子網可分配給主機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1)每個子網前綴28位。

2)每個子網的地址中有4位留給主機用,因此共有16個地址。

3)四個子網的地址塊是:

第一個地址塊136.23.12.64/28,可分配給主機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000001136.23.12.65/28

   最大地址:136.23.12.01001110136.23.12.78/28

第二個地址塊136.23.12.80/28,可分配給主機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010001136.23.12.81/28

   最大地址:136.23.12.01011110136.23.12.94/28

第三個地址塊136.23.12.96/28,可分配給主機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100001136.23.12.97/28

   最大地址:136.23.12.01101110136.23.12.110/28

第四個地址塊136.23.12.112/28,可分配給主機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110001136.23.12.113/28

   最大地址:136.23.12.01111110136.23.12.126/28

38. IGPEGP這兩類協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IGP:在自治系統內部使用的路由協議;力求最佳路由

EGP:在不同自治系統便捷使用的路由協議;力求較好路由(不兜圈子)

EGP必須考慮其他方面的政策,需要多條路由。代價費用方面可能可達性更重要。

IGP:內部網關協議,只關心本自治系統內如何傳送數據報,與互聯網中其他自治系統使用什么協議無關。

EGP:外部網關協議,在不同的AS邊界傳遞路由信息的協議,不關心AS內部使用何種協議。

注:IGP主要考慮AS內部如何高效地工作,絕大多數情況找到最佳路由,對費用和代價的有多種解釋。

39. 試簡述RIPOSPFBGP路由選擇協議的主要特點。

主要特點 RIP OSPF BGP

網關協議 內部 內部 外部

路由表內容 目的網,下一站,距離 目的網,下一站,距離 目的網,完整

路徑

最優通路依據 跳數 費用 多種策略

算法 距離矢量 鏈路狀態 距離矢量

傳送方式 運輸層UDP IP數據報 建立TCP連接

其他 簡單、效率低、跳數為16不可達、好消息傳的快,壞消息傳的慢 效率高、路由器頻繁交換信息,難維持一致性 規模大、統一度量為可達性

40. RIP使用UDPOSPF使用IP,而BGP使用TCP。這樣做有何優點?為什么RIP周期性地和臨站交換路由器由信息而BGP卻不這樣做?

 RIP只和鄰站交換信息,使用UDP無可靠保障,但開銷小,可以滿足RIP要求; OSPF使用可靠的洪泛法,直接使用IP,靈活、開銷小;

BGP需要交換整個路由表和更新信息,TCP提供可靠交付以減少帶寬消耗; RIP使用不保證可靠交付的UDP,因此必須不斷地(周期性地)和鄰站交換信息才能使路由信息及時得到更新。但BGP使用保證可靠交付的TCP因此不需要這樣做。

41. 假定網絡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項目(這三列分別表示目的網絡距離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B

                  N6        8        F

                  N8        4        E

                  N9        4        F

現在B收到從C發來的路由信息(這兩列分別表示目的網絡”“距離):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試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詳細說明每一個步驟)。

  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7  A    無新信息,不改變

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9  C    新的項目,添加進來

N6   5  C    不同的下一跳,距離更短,更新

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距離一樣,不改變

N9   4  F    不同的下一跳,距離更大,不改變

42. 假定網絡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項目(格式同上題):

            N1          4          B

            N2          2          C

            N3          1          F

            N4          5          G

   現將A收到從C發來的路由信息(格式同上題):

            N1          2

            N2          1

            N3          3

            N4          7

試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詳細說明每一個步驟)。

 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3  C    不同的下一跳,距離更短,改變

N2   2  C    不同的下一跳,距離一樣,不變

N3   1  F    不同的下一跳,距離更大,不改變

N4   5  G    無新信息,不改變

43.IGMP協議的要點是什么?隧道技術是怎樣使用的?

 IGMP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當某個主機加入新的多播組時,該主機應向多播組的多播地址發送IGMP 報文,聲明自己要成為該組的成員。本地的多播路由器收到 IGMP 報文后,將組成員關系轉發給因特網上的其他多播路由器。

  第二階段:因為組成員關系是動態的,因此本地多播路由器要周期性地探詢本地局域網上的主機,以便知道這些主機是否還繼續是組的成員。只要對某個組有一個主機響應,那么多播路由器就認為這個組是活躍的。但一個組在經過幾次的探詢后仍然沒有一個主機響應,則不再將該組的成員關系轉發給其他的多播路由器。隧道技術:多播數據報被封裝到一個單播IP數據報中,可穿越不支持多播的網絡,到達另一個支持多播的網絡。

44. 什么是VPNVPN有什么特點和優缺點?VPN有幾種類別?

P171-173

45. 什么是NAT?NAPT有哪些特點?NAT的優點和缺點有哪些?NAT的優點和缺點有哪些? P173-174

計算機網絡第七版第五章答案  

計算機網絡第七版第六章答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