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


數據元素之間的相互聯系方式稱為數據的邏輯結構 。數據的邏輯結構是對數據元素之間邏輯關系的描述,它可以用一個數據元素的集合和定義在此集合上的若干關系來表示。數據的邏輯結構經常被簡稱為數據結構。

按照數據的邏輯結構來分,有兩種形式:線性結構和非線性結構。線性結構是指 除第一個和最后一個數據元素外,每個數據元素有且只有一個前驅元素和一個后繼元素,而非線性數據結構則會有零個或多個前驅元素和零個或多個后繼元素。

數據元素在計算機中的存儲表示方式稱為數據的存儲結構 ,也稱物理結構。任何需要計算機進行管理和處理的數據元素都必須首先按某種方式存儲在計算機中,數據存儲結構能正確地表示出數據元素間的邏輯關系。

按照數據的存儲結構來分,有兩種類型:順序存儲結構和鏈式存儲結構。順序存儲結構是把數據元素存儲在一塊連續地址空間的內存中,其特點是邏輯上相鄰的數據元素在物理上(即內存存儲位置上)也相鄰,數據間的邏輯關系表現在數據元素的存儲位置關系上。鏈式存儲結構的關鍵是使用節點,節點是由數據元素域與指針域組合的一個整體,指針將相互關聯的節點銜接起來。其特點是邏輯上相鄰的元素在物理上不一定相鄰,數據間的邏輯關系表現在節點的銜接關系上。

數據的邏輯結構是從邏輯關系角度觀察數據,它與數據的存儲無關,是獨立於計算機的。而數據的存儲結構是邏輯結構在計算機內存中的實現,它是計算機處理的邏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