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 源


Yum(全稱為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個在Fedora和RedHat以及CentOS中的Shell前端軟件包管理器。基於RPM包管理,能夠從指定的服務器自動下載RPM包並且安裝,可以自動處理依賴性關系,並且一次安裝所有依賴的軟件包,無須繁瑣地一次次下載、安裝。 

以上是百科給出的簡介。看起來在軟件的安裝刪除管理解決依賴方面很方便

利用 yum 進行查詢、安裝 、升級與刪除功能

查詢功能: 有list info search provides 等參數

例如: 

yum search  wget
搜索磁盤陣列 wget的相關軟件有哪些

yum info wget
找出wget這個軟件的信息

yum list
列出服務器上提供的所有軟件名,其中Installed Packges 下是已安裝,Available Packages 下是可安裝的。
三個字段分別是軟件名 版本 以及在那個容器。

yum list updates
列出服務器上可供本機升級的軟件有哪些

yum provides passwd
列出提供passwd這個文件的軟件有哪些

假如此時我要查詢以gcc為開頭的軟件名稱有哪些可以使用 yum list gcc* 

安裝/升級/刪除功能:有install update remove 選項

例如:

yum install gcc
就是安裝gcc這個包
它會找到查詢看有沒有這個包,如果有,就會分析軟件的屬性依賴問題,然后把要安裝的依賴和gcc包列出來給你確認,輸入yes回車。就會開始安裝
update和install是一樣的,也要分析依賴,因為可能這個上個版本不需要的依賴,這個版本又需要了呢。
至於remove他還好,不用關依賴,把指定的包刪除就好。

這個源就是說,你的yum安裝升級的軟件包,都是從哪里拿的。大致的分為兩大類:本地源和網絡源。網絡源又分為官方和其他國內鏡像源,如aili souhu 網易等等。
源配置文件是以.repo為后綴存放在/etc/yum.repos.d/目錄下

例如我的機器上的:

打開一個源看一下

【base】: 代表容器的名字,如果你要自己手動配置一個容器,要注意的是中括號一定要存在,而里面的名字可以隨便取,但是不能兩個容器同名,否則yum會不知找那個容器相關列表文件。

 name: 說明容器的意義,沒什么作用。(給人看的)
mirrorlist: 列出這個容器可以使用的鏡像站點,如果不想使用可以批注(我這個容器里壓根沒有配置這個東西)
baseurl:這個最重要,因為后面接的就是容器的實際網址。mirrorlist是由yum程序自行去找鏡像點,baseurl則是指定固定的一個容器網址。(這個例子中的/media/CentOs/是本地的目錄顯然這是一個本地源)

 enable: 這個顧名思義就是啟動與否 ,1為啟動0為關閉
gpgcheck:制定是否需要查閱RPM文件內的數字證書
gpgkey: 數字證書的公鑰文件所在位置

yum repolist all 
列出目前yum server 所使用的容器有哪些

由於yum 會先下載容器的清單到本機的/var/cache/yum里面去!
需要注意的是當修改了容器的網址卻沒有修改名字,可能會造成本機列表與yum服務器的列表不同步,此時會出現無法更新的問題。
如果你更改了容器,那么請用yum clean 來清理本機上的舊數據

它有三個選項。

package: 將已下載的軟件文件刪除
headers:將下載的軟件頭文件刪除
all: 將所有容器數據都刪除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