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 | MySQL數據庫安全之審計
原創: 李勇 京東雲開發者社區 今天
每家公司都希望業務高速增長,最好能出幾個爆款產品或者爆款業務,從而帶動公司營收高速攀升。但站在數據庫管理員的角度,這卻是實實在在的壓力,業務高速增長必然帶來數據量的暴增。數據庫系統的選型和設計是支撐整個業務系統的重要因素。
MySQL數據庫是基於雲原生的數據庫產品之一,雲原生為雲數據庫提供了重要動力,相比於傳統自建數據庫,雲數據庫比單個數據庫具有更大的彈性和可擴展性。
數據庫審計主要用於監視並記錄對數據庫服務器的各類操作行為,並記入審計日志或數據庫中以便日后進行跟蹤、查詢、分析,以實現對用戶操作的監控和審計。審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企業數據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MySQL企業版自帶審計功能,但是需要付費。MySQL社區版沒有審計功能,基於成本的考慮,很多用戶采用社區版MySQL作為業務系統數據庫。采用社區版MySQL如何實現重要的審計功能,本文從自建和雲服務兩種情況來解答這個問題。
自建MySQL數據庫的場景
本文自建數據庫所有實驗環境是基於window10下MySQL5.7這個版本。
方法一 Genreal Log
默認情況下,MySQL不開啟General log; 開啟General log后,MySQL將所有到達MySQL Server的SQL語句記錄下來。
開啟General log步驟:
1、查看General Log開啟情況:執行SQL命令show variables like '%general_log%’ ;可以看到默認general_log是OFF的:
2、開啟General Log: 執行SQL命令set global general_log=on 而后查看general_log打開了:
3、驗證:general_log打開后,所有SQL的訪問都會記錄在general_log_file指向的日志文件。我們執行幾個SQL語句測試:
而后查看ZB-PF11H2E3.log日志文件里面的內容,我們看到剛才做的操作都已經記錄在日志里了:
開啟General Log只要用戶執行了操作,無論對錯,MySQL就會記錄日志,這樣的話日志量會非常龐大,對數據庫效率有影響。所以我們一般不建議開啟開功能,個別情況下可能會臨時的開一段時間以供排查故障等使用。
方法二 BinLog+Init_connect
BinLog是MySQL操作時留下的日志,BinLog一方面可以用在數據庫的恢復與主從復制上,另外一方面可以用來做數據庫的審計。
由於BinLog日志里面無法查詢是誰在哪個時間段登錄的等信息,缺少審計必要的信息。在MySQL中,每個連接都會先執行init_connect進行連接的初始化,我們可以在這里獲取用戶的登錄名稱和thread ID值。然后配合BinLog,就可以追蹤到每個操作語句的操作時間,操作人等信息,再加上BinLog的日志信息實現審計。
配置和驗證過程如下:
1、創建審計用的數據庫和表:
2、創建具有操作auditdb數據權限的用戶:
如果已經有用戶,需要對現有用戶添加操作auditdb的權限:
1MySQL> insert into mysql.db (Host,Db,User1,Insert_priv) values ('%','auditdb','','Y'); 2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3 sec) 3MySQL> flush privileges; 4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3、設置init_connect,並重啟MySQL數據庫在初始化參數文件[mysql]部分添加如下內容:
1log-bin=mysql-bin #開啟Binlog 2init_connect='insert into auditdb.accesslog(connectionid, connectionuser,logintime) values(connection_id(),user(),now());' #設置初始化連接參數
4、用user1用戶登錄,執行一些寫入和刪除的操作;
5、用mysqlbinlog工具查看BinLog,根據delete操作找到相應的ThreadId,而后在前面創建的審計日志表auditdb.accesslog里面根據ThreadID找到用戶登錄信息:
查看當前binlog mysqlbin.000029的內容,並找到delete操作對應的ThreadID D:\mysql57\bin>mysqlbinlog ../data/mysql-bin.000029
從Binlog中可以得知刪除Test2表對應的threadid是8,根據ThreadID在審計表里查看用戶的登錄信息,可以得知這個刪除操作是user1用戶在本機執行的操作。
說明:采用這種方式進行審計,由於init-connect只會在連接時執行,不會對數據庫產生大的性能影響,但是init-connect不會記錄擁有root權限的用戶記錄.
方法三 使用審計插件
除了商業版的審計插件外,常見的還有三類審計插件Percona Audit Log Plugin、MariaDB Audit Plugin、McAfee MySQL Audit Plugin。這幾個插件功能上大同小異,只是展示的內容和格式略有不同。
我們以MariaDB Audit Plugin為例,給大家介紹如何采用插件的方式實現對Mysql數據的審計。
一、下載與安裝
1、下載MariaDB Audit Plugin插件(下載地址:https://downloads.mariadb.org/mariadb/5.5.64/)
2、安裝:把server_audit.dll復制到對應的mysql插件庫中D:\mysql57\lib\plugin,執行install安裝命令:
3、安裝驗證:Mysql>show variables like '%audit%'
二、關鍵審計參數說明
-
server_audit_logging:啟動或關閉審計
-
server_audit_events:指定記錄事件的類型,可以用逗號分隔的多個值(connect,query,table) ,默認為空代表審計所有事件。
-
server_audit_incl_users:指定哪些用戶的活動將記錄,默認審計所有用戶,該變量比server_audit_excl_users優先級高
-
server_audit_excl_users:指定哪些用戶行為不記錄
-
server_audit_output_type:指定日志輸出類型,可為SYSLOG或FILE,缺省輸出至審計文件
三、審計過程示例
1、開啟審計mysql>set global server_audit_logging=on
由於是驗證測試,我們其余參數都按默認設置。
2、執行一些數據庫操作:
3、查看審計記錄日志,server_audit.log,默認在data目錄下:
我們看見,剛才在Mysql數據庫的操作都已經審計上了。
使用公有雲RDS服務的場景
目前雲計算的普及,雲供應商都提供雲數據庫服務,當然Mysql是雲數據庫服務重要的一員。相比傳統數據庫,雲數據庫易於部署、管理和擴展,提供數據可靠性、安全性、運行狀態監控等全套解決方案。
那么在雲數據庫Mysql上是如何實現對數據庫的審計的呢?我們以京東雲雲數據庫Mysql為例,京東雲的Mysql審計功能是通過MariaDB Audit Plugin插件實現的。下面給大家介紹雲數據庫Mysql審計的開啟、使用、關閉等功能。
1、登錄雲數據庫 RDS 管理控制台;
2、選擇需要查詢 SQL 審計的目標實例,點擊目標實例, 進入實例詳情頁,切換至 SQL 審計 Tab 頁;
3、點擊審計狀態開關就可以在線切換審計的開啟與關閉;
4、執行一些數據庫的操作,而后看審計數據。審計開啟后,SQL 審計查詢功能說明如下:
-
執行時間:可以選擇從當前時間往前推 7 天的時間區間,作為 SQL 審計查詢的時間段;
-
數據庫:可以查看指定數據庫的 SQL 語句;
-
賬號:可以查看指定賬號的 SQL 語句。
5、點擊查詢按鈕,查看符合要求的SQL審計結果列表: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見,雲數據庫的管理和運維比自建數據庫確實要簡單很多,用戶不用關心審計的方式、審計數據的存儲位置等等。只不過,雲數據庫由於是以雲服務的形式提供給最終用戶,用戶就需要按照雲服務的要求和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歡迎點擊“鏈接”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重磅來襲
*618帶你上雲 *
雲數據庫-MySQL只需1折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