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的常用命令總結


一、普通指令

啟動 Docker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停止 Docker

sudo systemctl stop docker

普通重啟 Docker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修改配置后重啟 Docker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查看版本

docker version

查看Docker 信息

docker info

Docker 幫助

docker --help

 

二、鏡像命令

列出本機Docker上已經安裝的鏡像:

docker images

搜索Docker hub上面的鏡像

# 普通搜索,以Tomcat為例
docker search tomcat
# 搜索star大於50的鏡像實例
docker search -s 50 tomcat

從Docker Hub上面下載鏡像

# 以下載tomcat為例
docker pull tomcat[:version]

刪除本地的某一個鏡像

# 以刪除tomcat為例
docker rmi tomcat[:version]
# 通過鏡像ID刪除
docker rmi -f 鏡像ID
# 通過鏡像ID刪除多個
docker rmi -f 鏡像名1:TAG 鏡像名2:TAG 
# 刪除全部
# docker images -qa : 獲取所有鏡像ID
docker rmi -f $(docker images -qa)

鏡像打包與運行

#打包一個我們自己的 tomcat
docker commit -a jianghai -m="package my tomcat" 要打包的鏡像ID jianghai/tomcat:1.0
# -a : 作者名稱
# -m : 打包信息

#啟動我們自己打包生成的 tomcat
docker run -it -p 7700:8080 jianghai/tomcat:1.0

 

三、容器命令

啟動容器

# 新建並進入容器,最后一個為本地容器的ID  
docker run -it --name="rivercentos001" 9f38484d220f

 # 為容器啟一個名稱
 -name="新容器名稱"
 # 后台運行容器,並返回容器ID,也就是啟動守護士容器
 -d 
 # 以交互模式運行容器,通常與-t同時使用.
 -i
 # 為容器重新分配一個偽終端,通過與-i同時使用
 -t 
 # 隨機端口映射 [大寫P]
 -P
 # 端口映射 [小寫P]
 -p
# 數據卷 加參數 ro:容器內的目錄只讀,不可寫
-v /宿主機絕對路徑目錄:/容器內目錄[:ro] 鏡像名

查看當前正在運行的Docker 容器

docker ps
# 參數
# 列出當前正在運行的以及歷史上運行過的
-a
# 顯示最近創建的容器
-l
# 顯示最近創建的N個容器
-n
# 靜默模式,只顯示容器編號
-q
# 不截斷輸出
--no-trunc

退出容器

# 退出並停止
exit
# 容器不停止退出
ctrl+P+Q

啟動容器

docker start 容器ID或容器name

重啟容器

docker restart 容器ID或容器name

停止

docker stop 容器ID或容器name

強制停止

docker kill 容器ID或容器name

刪除容器

# 刪除已經停止的容器
docker rm 容器ID或容器name 
# 強制刪除已經停止或正在運行的容器
docker rm -f  容器ID或容器name 

一次性刪除所有正在運行的容器
docker rm -f $(docker ps -qa)

重新進入容器

# 第一種方式
docker attach 容器ID或容器名稱
# 第二種方式{隔山打牛式,在宿主機向容器發送命令並獲取結果}
docker exec -t 容器ID或容器名稱 ls# 列出文件列表
# 交互
docker exec -it rivertomcat  /bin/bash

從容器內拷貝文件到宿主機

docker cp 容器ID或容器名稱:/文件路徑與文件名 宿主機地址
 # 例,拷貝容器river的aaa文件夾下的a.txt到宿主機的當前位置 
 docker cp river:/aaa/a.txt .

 四、日志命令

docker logs -f -t --tail 10 容器ID或容器名稱
# 加入的時間戳
-t
# 跟隨最新的日志打印
-f
# 輸出最后幾行的日志
--tail 行數

# 啟動一個centos,並且每兩秒在Console輸出一個Hello jianghai
docker run -d --name river centos /bin/sh -c "while true;do echo hello jianghai;sleep 2;done"
# 查看最后10行的日志
docker logs -f -t --tail 10 river

#查看容器內的進程 docker top 容器ID或容器名稱

 

五、DockerFile解析

FROM 基礎鏡像,當前新鏡像是基於哪個鏡像的。

MAINTAINER 鏡像維護者的姓名和郵箱地址。

RUN 容器構建時需要運行的命令。

EXPOSE 當前容器對外暴露出的端口。

WORKDIR 指定在創建容器后,終端默認登陸的進來工作目錄,也不是運行並登錄進來的當前目錄位置。

ENV 用來構建鏡像過程中設置環境變量。

ADD 將宿主機目錄下的文件拷貝進鏡像且ADD命令會自動處理URL和解壓tar壓縮包。

COPY 類似ADD,但只是復制,不帶解壓壓縮包的功能。

VOLUME 容器數據卷,用於數據保存和持久化工作。

CMD 指定一個容器啟動時要運行的命令,DockerFile中可以有多個CMD指令,但只有最后一個會生效執行。

ENTRYPOINT 

指定一個容器啟動時要運行的命令

ENTRYPOINT的作用和CMD一樣,都是在指定容器啟動程序及參數

相當於CMD的升級版本,CMD只能執行一條命令,運行時如果加一些參數是不行的.但如果把CMD替換成ENTRYPOINT就可以在Run鏡像的時候在尾部追回指令.

簡單的說如果Run鏡像的時候追回了命令,CMD會用追回的覆蓋掉舊的,ENTRYPOINT會追回執行。

ONBUILD 當構建一個被繼承的DockerFile時運行命令,父鏡像在被子繼承后父鏡像的onbuild被觸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