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
作者: 項立剛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什么是5G,它將如何改變世界
出版年: 2019-5
頁數: 300
定價: 69元
裝幀: 平裝-膠訂
ISBN: 9787300268415
01
—
以為是技術專家或者領域內專家來講技術+應用,結果作者開頭就說不是技術專家,本書是要探討5G帶來的產業發展與改變、對社會與經濟的影響。
信息濃度相當低。從語言文字的誕生開聊,到了93頁才說到5G。大概100-150頁之間是5G技術的一些資料堆砌。之后的內容是5G可能對各種行業帶來的改變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這部分流於缺乏證據和邏輯推導的假象設想。
文風比較拖沓,比如說居然能用半頁紙講瓦特看見水開了壺蓋跳的故事。
總體評價2星,非常失望,不推薦閱讀。
02
—
以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摘抄:
1:這是一本關於5G的書,但着眼點不是要說清楚5G的技術,因為解讀5G技術的圖書已經有很多,我自己也不是技術專家。本書是希望探討在一個全新的網絡體系下產業的發展與改變,以及5G對社會與經濟的影響。P6
2:談到5G,自然離不開場景,就是在什么地方使用。對此,國際標准化組織3GPP定義了三大場景: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增強移動寬帶業務;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大規模物聯網業務;uRLLC(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P95
3:D2D通信即設備到設備通信(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D2D),是一種基於蜂窩系統的近距離數據直接傳輸技術。目前,標准化組織3GPP已經把D2D技術列人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發展框架中,成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P119
4:M2M通信即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通信(machine t omachine,M2M)。美國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估計,到2020年,全球物與物之間的通信將是人與人之間通信的30倍3。P120
5:專用芯片:除了計算、存儲這些通用芯片之外,在5G通信基站及相關設備上,還會有一些專用芯片,這個領域依然還是美國占據優勢。除了英特爾、高通這樣的企業外,還有大量的企業生產各種專用芯片。中國是這些美國企業最大的市場。歐洲也有一些企業生產專用芯片。中國在這一領域也有了較大進步,海思、展銳、中興微電子等企業都在設計和生產專用芯片。P133
6:總體來說,5G智能手機芯片,美國擁有最強大的實力,不過華為已經在旗艦產品上進行抗衡,而在中低端產品上展銳也會有所作為。P134
7:中國電信運營商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在廣大偏遠地區都很好地覆蓋了4G網絡,99%的用戶都能享受到網絡的便利。在農村地區覆蓋網絡,不僅縮小了數字鴻溝,還對推動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網絡部署方面,其他大國與中國的差距非常明顯,這種差距在5G網絡部署中依然會出現,P143
8:近14億用戶的市場需求也是其他國家和地區無法理解的。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運營商還在通過高價格來實現高收入和較高利潤時,中國電信運營商卻用低價格獲取了高收人,靠的就是龐大的用戶群。P146
9:在3G向4G發展的階段,電信運營商基本上接受了只做管道的現實,雖然在視頻、音樂、支付方面小有作為,但業務規模相對於管道而言體量非常小,社會影響也不大,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一流的互聯網公司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P149
10:飛信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尷尬的現實:電信運營商本身不擁有技術,外包對於穩定的技術來說是適合的,但在技術轉型時代,如果自己的技術能力弱,不對技術和用戶需求進行研究並找到二者的結合點,情況就會變得糟糕。P155
11:但實際上,電信運營商在雲業務發展方面也面臨一些困難,因為絕大多數用戶需要的雲服務,不僅是雲存儲,還需要建立起管理體系,這就需要對自己的業務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並對不同業務建立起管理系統。而在這一方面,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服務和技術支持極為匱乏,於是用戶流失,競爭不過互聯網公司。P155
12:雖然量子通信技術還處於早期實驗階段,但未來用新的通信體系打破舊有的通信體系,取代今天的光波通信和電波通信,就如同用無線通信取代驛站一樣,理論上是可行的。P257
全文完
相關鏈接:
更多毒舌書評參見我的公眾號:左其盛經管新書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