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於種種原因,面試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在這里記錄一下面試這些人后的一些感想。
所謂測試經理
保障xxx的整體測試質量
負責xxx版本管理以及發版工作
參與招聘測試工程師並對其進行培訓
編寫及評審測試用例,參與項目的整體測試
負責與各部門之間溝通協調,以推動項目測試工作的及時完成
負責測試環境搭建
所謂測試開發
使用siege、jmter(沒有看錯,確實這么拼的,不是JMeter)進行壓力測試
使用appium、selenium、UiAutomator進行UI自動化測試
熟練使用adb命令,熟練使用monkey
使用GT進行性能測試
參與測試平台和接口自動化平台搭建
所謂高級測試工程師
使用Charles、Fiddler進行HTTP、HTTPS抓包測試
使用postman、jmeter進行接口測試
使用jira進行bug管理和跟蹤
熟悉掌握git、SQL server、MySQL
熟悉功能測試、性能測試,了解自動化
我在問什么
1、測試環境搭建過程中負責哪部分?服務器負載測試如何完成?測試環境機器的CPU及內存使用情況如何監控?如何同步線上數據?
2、siege壓測有成功測試出服務器最高並發量嗎?有出現過請求失敗的情況嗎?jmeter測試結果主要看重哪些數據?
3、UI自動化是用來做回歸測試還是新功能測試?現在已經完成並投入使用的自動化用例有多少條?有了解過其他UI自動化框架嗎?選擇已定自動化框架的原因是什么?自動化腳本由誰來維護?
4、使用adb命令的場景主要是什么?monkey測試結果如何體現?
5、GT在iOS中的集成如何配置?性能數據如何導出?GT自身消耗的性能如何計算?
6、測試平台技術選型由誰來做?平台集成了哪些功能?組員日常工作中使用的頻率高嗎?接口自動化框架是自研還是使用的第三方開源框架?支持全區變量、用例導入導出、環境切換功能嗎?
7、多接口測試如何實現?測試分支由誰來維護?git平時主要使用哪些命令?SQL命令平時使用最多的是哪幾條?在用的數據庫客戶端是什么?
8、了解哪些性能測試和自動化測試工具?有自己動手本地搭建過嗎?
他們怎么說
1、主要是負責整個測試進度的正常進行,代碼由組員負責;平台搭建確實沒有太多的參與,但關於技術選型有給出建設性的意見;測試環境搭建主要由運維負責,測試負責后期環境的維護和正常使用;線上數據由開發來完成同步
2、主要關注接口響應時間
3、UI自動化的實施與投入使用並不理想;選擇主流的工具;代碼只能由專人維護,其他同事不了解
4、adb命令主要用來安裝和卸載應用;Excel整理數據測試結果
5、由開發完成GT SDK的集成;GT自身消耗性能忽略不計
6、基本由測試開發完成技術方案,選擇的理由是自己比較熟悉某種語言代碼或者某種框架;大部分使用第三方框架;
7、postman或者requests實現多接口測試;測試分支由開發維護;git命令了解push、pull;SQL常用select、update、delete;SQL客戶端用Navicat;
8、基本了解,沒有動手
我其實是想要哪些答案
1、測試經理除了測試進度的把控,更多的應該是在解決如何提高測試效率,除了招聘和培訓,更多的應該體現在測試平台的完善和測試技術的全組推進,任何技術上選型都應該參與其中並給出意見和建議;
2、接口測試應該是按需進行,不管是入參還是返回都應該先明確數據的准確性;模擬並發時,用戶信息如何模擬應該着重體現;壓測的qps基數以及壓測的目的應該有所提及;
3、UI自動化投入本身就和產出不成正比,回歸測試的用例維護應該有完善且簡單操作的方案;事實證明appium雖然主流但並不好用,嘗試其他自動化框架的心得;
4、adb完成遠程操作設備並獲取APP內信息;測試報告最起碼應該有時間或者錯誤唯一標識追溯日志信息,有功能提示,最好有截圖展示;
5、選擇GT並不是個好選擇,CPU占用的那部分應該如何解決
6、雖然沒有在工作中使用的地方,但是最起碼要了解別人正在使用什么
我在想什么
1、那些自稱管理經驗豐富的人,真的是只有管理經驗,沒有技術可言
2、像是測試進度把控、保障測試質量、招聘、培訓這種真的寫在簡歷上沒什么意義啊,難道不都是應該的么
3、jira、Charles、fiddler、postman這種基礎工具熟練掌握難道不是應該的么,日常工作中都在用啊
4、號稱5、6年工作經驗的,還在不停的功能測試,是什么擋住了你前進的腳步
5、我認為,如果你某個大部分人都懂的技術或工具你不懂或你不會,或者你不會,只有兩種原因,一種是你不想學,一種是你學不會,不管是哪種,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本文轉自:https://www.jianshu.com/p/fdc8ec041b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