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術語


計算機網絡分類方法

  1. 按交換功能分類:報文交換網絡,分組交換網絡,電路交換網絡

  2. 按作用范圍分類: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

  3. 按使用者類型分類:公用網,專用網

  4. 按拓撲結構分類:總線型,星型,環形,樹型,網型

 

傳輸介質(網線)的分類

  1. 雙絞線 (又分為 : STP(屏蔽雙絞線),UTP(非屏蔽雙絞線)),理論最大距離:100米

  2. 同軸電纜 (分為粗纜-500米,細纜-100米)    (-----粗纜橫截面積大,所以阻抗大,所以傳輸過程中能量衰減慢,所以傳輸距離長)

  3. 光纜 (光纖:又分為單模光纖,多模光纖)

 

  1. 按交換功能分類:報文交換網絡,分組交換網絡,電路交換網絡

  2. 按作用范圍分類: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

  3. 按使用者類型分類:公用網,專用網

  4. 按拓撲結構分類:總線型,星型,環形,樹型,網型

 

傳輸介質(網線)的分類

  1. 雙絞線 (又分為 : STP(屏蔽雙絞線),UTP(非屏蔽雙絞線)),理論最大距離:100米

  2. 同軸電纜 (分為粗纜-500米,細纜-100米)

  3. 光纜 (光纖:又分為單模光纖,多模光纖)

 

差錯控制

  1. 差錯 檢測的方法: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環冗余校驗

    CRC 的工作原理是:

    1. 首先把幀里的數據(除了幀定界符SFD和前導符) 進行模二運算,

      通過雙方約定好的(使用的N位CRC),則除數為N+1位,在原幀數據里,

      補0為k+n位,然后求得N位的余數 (這個作為FCS- 幀校驗序列,俗稱幀尾),

      也就是把這個FCS放在數據后-幀的尾部。

    2. 接收方收到這個幀的時候,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模2運算,得出余數與FCS字段

      判斷是否相等,相等則為比特無差錯。

    3. 但不能保證傳輸無差錯,比如幀丟失,失序,重復

  2. 糾錯碼 是一種能讓接收端能夠自動的糾正傳輸中所產生差錯的碼。基本思路是在所有發送的

    符號組成的序列中,挑出一部分作為信息的代表,發過去。

    接收端解碼,若收到的信號不是碼中的一個碼字,則判斷出錯。根據"距離"去糾正他。

    又有一種叫漢明碼.

  3. 檢錯碼 在傳輸過程中發生錯誤后,在接收端能自動檢查並發現錯誤的編碼

    1. 奇偶校驗碼 比如ASCII 7位,在后面補充1位(根據奇校驗或偶校驗,去補夠奇數個1或偶數個1),接收端 以同樣的方法檢測.

    2. 循環冗余編碼 CRC

  4.  

    1. 前向糾錯。實時性好,單工通信采用。

    2. 自動重發請求(ARQ)。強調檢錯能力,不要求有糾錯能力

協議

定義: 協議是兩個對等實體之間通信的一組規則的集合

協議三要素

  1. 語法 : 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和格式,比如IP地址的格式,Ipv6地址的格式,mac地址的格式

  2. 語義: 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 用來說明通信雙方應當怎么做, 用於協調與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

  3. 時序 事件實現的先后順序,比如TCP連接的先后順序.

服務訪問點SAP

  1. 在同一系統中上下兩層的實體進行交互時, 所交換信息的地方,就叫SAP服務訪問點.

  2. 下層為上層提供服務, 比如數據鏈路層向網絡層提供服務,然后通知網絡層取走該層的幀,

    網絡層用這個幀,去掉幀頭幀尾,提取出IP數據報,這個交互的地方就叫服務訪問點.

  3. 重點:網絡層和傳輸層的SAP為port,端口號,通過查看端口號,決定交給應用層哪個應用。

數據鏈路

在一段相鄰結點的線路上,通過一些必要的通信協議來控制這些數據的傳輸,把實現這些協議的硬件

和軟件加到這段鏈路上,就是數據鏈路.

術語中常說的一段鏈路:是一般指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間的那一段鏈路,位於同一個廣播域內,是一個網段。

TCP/IP四層協議棧模型

tip: 又叫DoD模型

如圖:

tip:(翻譯和叫法的不同而已,可以叫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網絡接入層)

 

應用層

  1. 應用層之間是不同的應用進程之間的通信,不同的應用進程具有不同的網絡協議。

  2. 應用層也規定了不同的網絡應用所使用的協議,萬維網WWW的HTTP協議,域名系統DNS,

    電子郵件協議SMTP等

  3. 數據單元PDU為 報文

傳輸層

1.任務是負責為兩台主機進程之間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數據傳輸服務。應用進程利用這個服務,去傳送應用層報文,通用:就是針對不同的應用程序都可以。

2.由一台主機同時運行多個進程,運輸層復用這些進程,然后根據不同的傳輸協議封裝成不同的報文段,發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又根據報文頭部,去拆封數據報,分用,發給不同的應用進程去處理。

網絡層

  1. 把由傳輸層接收到的報文封裝成IP數據報(又叫分組)。

  2. 為分組選擇最佳的路由,發到下一條路由器。

網絡接入層

負責接入到另外一個異構網絡,包含了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把分組加上幀頭,幀尾,封裝成幀在鏈路(一段一段的)間進行傳輸。還可以實現差錯控制,透明傳輸等。

而物理層針對物理接口的標准協議,比如定義了各種電纜,和接口,最經典的為RJ45協議。或者傳輸速率,比如100BASE T 100兆的基帶傳輸速率

還有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雙絞線,STP屏蔽雙絞線等

TCP/IP四層協議棧模型

tip: 又叫DoD模型

如圖:

tip:(翻譯和叫法的不同而已,可以叫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網絡接入層)

 

應用層

  1. 應用層之間是不同的應用進程之間的通信,不同的應用進程具有不同的網絡協議。

  2. 應用層也規定了不同的網絡應用所使用的協議,萬維網WWW的HTTP協議,域名系統DNS,

    電子郵件協議SMTP等

  3. 數據單元PDU為 報文

傳輸層

1.任務是負責為兩台主機進程之間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數據傳輸服務。應用進程利用這個服務,去傳送應用層報文,通用:就是針對不同的應用程序都可以。

2.由一台主機同時運行多個進程,運輸層復用這些進程,然后根據不同的傳輸協議封裝成不同的報文段,發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又根據報文頭部,去拆封數據報,分用,發給不同的應用進程去處理。

網絡層

  1. 把由傳輸層接收到的報文封裝成IP數據報(又叫分組)。

  2. 為分組選擇最佳的路由,發到下一條路由器。

網絡接入層

負責接入到另外一個異構網絡,包含了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把分組加上幀頭,幀尾,封裝成幀在鏈路(一段一段的)間進行傳輸。還可以實現差錯控制,透明傳輸等。

而物理層針對物理接口的標准協議,比如定義了各種電纜,和接口,最經典的為RJ45協議。或者傳輸速率,比如100BASE T 100兆的基帶傳輸速率

還有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雙絞線,STP屏蔽雙絞線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