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四十九)_常用的性能測試監聽器


概述

jmeter中提供了很多性能數據的監聽器,我們通過監聽器可以來分析性能瓶頸

本文以500線程的階梯加壓測試結果來描述圖表。

 

常用監聽器

1:Transactions per Second

監聽動態TPS,用來分析吞吐量。其中橫坐標是運行時間,縱坐標是TPS值。紅色表示通過的TPS,綠色表示失敗的。

最大TPS大約在140左右,從1分26秒左右,開始有未通過的事物

 

2:Hits per Second

動態監聽單位時間的點擊率,也就是觸發的請求數。其中橫坐標是運行時間,縱坐標是HPS值。

點擊率波動較大,且不能持續上升。說明性能很不穩定

3:Response Times Over Time

監聽整個事物運行期間的響應時間。其中橫坐標是運行時間,縱坐標是響應時間(單位是毫秒)

響應時間在4950ms左右開始穩定下來,后續又經歷一次大的波動

4:Response Times vs Threads

線程活動期間的響應時間監聽。其中橫坐標是活動的線程數(也就是並發數),縱坐標是響應時間(單位是毫秒)

5: Active Threads Over Time

監聽單位時間內活動的線程數。其中橫坐標是單位時間(單位是毫秒),縱坐標是活動線程數(也就是並發數)

6:Response Times Percentiles

監聽響應時間分布的百分比。其中橫坐標是請求數的百分比,縱坐標是響應時間。此圖表示有99.7%的請求響應時間在5s以內。

7:Response Times Distribution

響應時間分布的柱狀圖。其中橫坐標是柱狀分布圖,縱坐標是響應時間。此圖表示大約有111個請求響應時間在5076ms。

8:Composite Graph

組合式的監聽器。其中橫坐標是運行時間,縱坐標是各性能數據的匯總值(其中有一些數據需要除以10)。

總結

不同的監聽器可以監聽不同的性能數據,但是想要在圖表中直觀的分析出性能的瓶頸,就需要組合式的監聽器。例如通過響應時間和吞吐量的分布得出吞吐量的拐點。

通過以上圖表能看出來,在持續加壓的事物場景中,99.7%的請求響應時間都控制在了5s以內。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通過實際項目來演示監聽器在性能測試中的用法,同時分析一些性能瓶頸。

同時會有視頻公開課,用視頻講解的方式來給大家實際講解哦!

☞點擊這里,參加公開課

可以添加微信:14751700162
或者聯系QQ:114489027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