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https://www.cnblogs.com/zyd112/p/8143464.html
一致性網絡設備命名(Consistent Network Device Naming)
背景介紹:
在centos5的時候,我們習慣了eth0這樣的網絡設備命名,在centos6發現網絡設備變成了em1這樣的命名。那時我們在安裝的時候,給啟動參數加上 biosdevname=0,就可以繼續使用eth0這樣的命名。
升級到centos7后,發現原有的參數biosdevname=0不起作用了,網絡設備變成了eno1這樣的名稱。
centos7這種變化的原因是由於systemd和udev引入了一種新的網絡設備命名方式:一致網絡設備命名(CONSISTENT NETWORK DEVICE NAMING)。
一、為什么需要這個
服務器通常有多塊網卡,有板載集成的,同時也有插在PCIe插槽的。
Linux系統的命名原來是eth0,eth1這樣的形式,但是這個編號往往不一定准確對應網卡接口的物理順序。
為解決這類問題,dell開發了biosdevname方案(systemd v197版本中將dell的方案作了進一步的一般化拓展)。
目前的Centos既支持dell的biosdevname,也支持systemd的方案。
二、Centos7中的命名策略
Scheme 1: 如果從BIOS中能夠取到可用的,板載網卡的索引號,則使用這個索引號命名,例如: eno1,如不能則嘗試Scheme 2
Scheme 2: 如果從BIOS中能夠取到可以用的,網卡所在的PCI-E熱插拔插槽的索引號,則使用這個索引號命名,例如: ens1,如不能則嘗試Scheme 3
Scheme 3:如果能拿到設備所連接的物理位置信息,則使用這個信息命名,例如:enp2s0,如不能則嘗試Scheme 5
Scheme 5:傳統的kernel命名方法,例如: eth0,這種命名方法的結果不可預知的,即可能第二塊網卡對應eth0,第一塊網卡對應eth1。
Scheme 4 使用網卡的MAC地址來命名,這個方法一般不使用。
三、biosdevname和net.ifnames兩種命名規范
net.ifnames命名規范為:設備類型+設備位置+數字
設備類型:
en 表示Ethernet
wl 表示WLAN
ww 表示無線廣域網WWAN
設備位置:
實際的例子:
eno1 板載網卡
enp0s2 pci網卡
ens33 pci網卡
wlp3s0 PCI無線網卡
wwp0s29f7u2i2 4G modem
wlp0s2f1u4u1 連接在USB Hub上的無線網卡
enx78e7d1ea46da pci網卡
----------------------------------------
biosdevname的命名規范為:
實際的例子:
em1 板載網卡
p3p4 pci網卡
p3p4_1 虛擬網卡
四、systemd中的實際執行順序
按照如下順序執行udev的rule
1./usr/lib/udev/rules.d/60-net.rules
2./usr/lib/udev/rules.d/71-biosdevname.rules
3./lib/udev/rules.d/75-net-description.rules
4./usr/lib/udev/rules.d/80-net-name-slot.rules
60-net.rules
使用/lib/udev/rename_device這個程序,去查詢/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所有以ifcfg-開頭的文件
如果在ifcfg-xx中匹配到HWADDR=xx:xx:xx:xx:xx:xx參數的網卡接口
則選取DEVICE=yyyy中設置的名字作為網卡名稱。
71-biosdevname.rules
如果系統中安裝了biosdevname,且內核參數未指定biosdevname=0,且上一步沒有重命名網卡,則按照biosdevname的命名規范,從BIOS中取相關信息來命名網卡。
主要是取SMBIOS中的type 9 (System Slot) 和 type 41 (Onboard Devices Extended Information)
不過要求SMBIOS的版本要高於2.6,且系統中要安裝biosdevname程序。
75-net-description.rules
udev通過檢查網卡信息,填寫如下這些udev的屬性值
ID_NET_NAME_ONBOARD
ID_NET_NAME_SLOT
ID_NET_NAME_PATH
ID_NET_NAME_MAC
80-net-name-slot.rules
如果在60-net.rules ,71-biosdevname.rules這兩條規則中沒有重命名網卡,且內核未指定net.ifnames=0參數
則udev依次嘗試使用以下屬性值來命名網卡,如果這些屬性值都沒有,則網卡不會被重命名。
ID_NET_NAME_ONBOARD
ID_NET_NAME_SLOT
ID_NET_NAME_PATH
上邊的71-biosdevname.rules 是實際執行biosdevname的policy
75-net-description.rules和80-net-name-slot.rules實際執行Scheme 1,2,3
根據上述的過程,可見網卡命名受 biosdevname和net.ifnames這兩個內核參數影響。
五、biosdevname/net.ifnames應用
這兩個參數都可以在grub配置中提供,biosdevname=0是系統默認值(dell服務器默認是1),net.ifnames=1是系統默認值。
#vi /boot/grub/grub.conf
kernel /boot/vmlinuz biosdevname=1
initrd /boot/initrd.img
第二節所說的Scheme的策略順序是系統默認的。
如系統BIOS符合要求,且系統中安裝了biosdevname,且biosdevname=1啟用,則biosdevname優先;
如果BIOS不符合biosdevname要求或biosdevname=0,則仍然是systemd的規則優先。
如果用戶自己定義了udev rule來修改內核設備名字,則用戶規則優先。
內核參數組合使用的時候,其結果如下:
默認內核參數(biosdevname=0,net.ifnames=1): 網卡名 "enp5s2"
biosdevname=1,net.ifnames=0:網卡名 "em1"
biosdevname=0,net.ifnames=0:網卡名 "eth0" (最傳統的方式,eth0 eth1 傻傻分不清)
六、centos7網卡重命名為ethx格式
如果你希望繼續使用 eth0 這樣的傳統名稱,那么在安裝啟動(pxe)時加上參數: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cobbler profile 修改方法:
cobbler profile edit --name=Centos-7.3-x86_64 --kopts='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如果你已經安裝完了,希望改成eth0這樣的名稱,那么執行如下操作需要:
1.修改grub2啟動參數,在GRUB_CMDLINE_LINUX的中加上"net.ifnames=0 biosdevname=0"的參數
vi /etc/sysconfig/grub
GRUB_CMDLINE_LINUX=”rd.lvm.lv=vg0/swap vconsole.keymap=us crashkernel=auto vconsole.font=latarcyrheb-sun16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rd.lvm.lv=vg0/usr rhgb quiet”
2.重新加載到啟動中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3.重新對網卡配置文件進行命名(網卡文件全部重命名,順便修改配置文件NAME、DEVICE的名稱)
m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p0s3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4.reboot重啟生效
參考文檔:
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7/html/Networking_Guide/ch-Consistent_Network_Device_Naming.html
https://bugzilla.redhat.com/show_bug.cgi?id=96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