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人談數字化、談企業架構,但是感覺談的總是IT?知道好像不對,但是又好像也無法告訴別人這和傳統的IT架構有什么不一樣?網上找資料,看了很多也摸不到門路,也不知道別人講的對不對。對了還好,萬一錯了,那就錯上加錯。
如果你希望了解企業架構,但又苦於找不到中文資料,那么除了買我的中文講義之外,還可以掃碼訪問我之前寫的一些文章
關於我
大家好,我是周金根,IT幫創始人,2001年從浙江大學畢業進入一家建築領域軟件企業,在16年的工作中從程序員做起,從事過開發經理、項目經理、技術專家、系統架構師、平台架構師、企業架構師、產品負責人等不同工作。在16年底有出來的想法,於是從公司辭職出來,幫助企業在企業架構、業務分析、產品管理、軟件需求、敏捷研發、員工發展、創新思維等多個領域構建能力,成為了一名自在快樂、勇於踐行的獨立顧問。
我不僅是講師和教練,更是一名布道者。我希望在IT幫公開課中把自己如何學習的思考教給更多人,讓你少走彎路提高效率,期待與你相見。
TOGAF認證無用論?
隨着企業信息系統的協同需求和復雜性的提升,以及數字化戰略、中台戰略等提出,企業級架構師在企業中越來越重要和不可或缺。身邊的很多人期望通過學習企業架構框架TOGAF來補充自己這方面的能力,但目前國內九千多通過認證的人員中卻很難找出多少會做企業架構的人。難道真的是TOGAF沒用嗎?還是大家沒有學透呢?我一直都認為TOGAF是一個值得架構師去學習的架構框架,對於我們來說,真正要去思考的不是TOGAF有沒有用,而是去想想EA實踐到底需要掌握哪些能力,以及如何結合起來應用?
必須掌握三類EA實踐
我2006關注企業架構,2009年開始正式學習TOGAF。實踐企業架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幫助我去實現類ERP的復雜系統,而不是做企業信息化的頂層規划,這也讓我更能從落地的視角去思考企業架構如何學習和應用。
十幾年的軟件研發經驗的梳理,以及2016年后給企業培訓、咨詢過程中不同角度、不同順序、不同內容的布道和思考后,我發現企業架構落地必須掌握三類實踐,缺一不可,它們分別是:架構設計方法、架構建模語言、架構管理框架。
這三類實踐都有方法體系支撐,其中TOGAF是管理框架,ArchiMate是建模語言,而IT幫的BangEA則是設計方法。我會在線下公開課中用我自己的一些教練案例,以及通過一些課程設計的方式,盡量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和大家交流以下主要內容。
我是否適合學習企業架構
-
驅動力:數字化能力提升,以及你未來職業能力規划
企業架構是信息化頂層規划的方法,目前數字化這個比較熱,你也可以理解為數字化規划的方法。
如果你的企業需要提升數字化能力,並且這也是你現在或未來希望的工作,那么你就可以着手開始學習。 -
基礎:是否需要有什么底子?
企業架構工作肯定是需要一些基礎的,但是任何企業架構師也是從小白成長起來的,不在於你現在是否具備這些能力。如果上面第一點你已確定,你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應該是去找到要具備哪些能力,進而在工作中找到合適的機會去踐行,所以有基礎固然好,但沒有基礎也不該成為你未來職業發展的障礙。 -
學不會怎么辦?
IT幫BangEA體系是目前企業架構知識體系最完整且實戰的了,我們會盡量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大家企業架構是什么,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認知思維,如何去做企業架構。但如果你希望聽完了就能全懂,那基本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已經是有非常豐富經驗但不成體系的架構師。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要在培養自己企業架構能力之前,知道什么才是正確的企業架構,這樣你才可以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少走一些彎路。
選什么課程的考慮項
通過學習以上內容,您可以:
-
看真實實踐和案例
-
了解學習企業架構的方法
-
讓自己的職業規划可以有更多選擇
-
比已通過認證的近萬名架構師更懂企業架構
不學習IT幫企業架構公開課,您將:
-
使用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填平EA領域學習曲線
-
沒有扎實的理論,甚至現有的是錯誤理論基礎
-
錯誤以為只在大型公司成熟條件下才能使用EA
-
仍舊使用傳統IT規划方法去做信息化頂層設計
-
仍舊使用之前解決方案認知去做企業級架構
-
失去特特價購買線上TOGAF課程的一次機會
-
只能了解自己知道或擅長的特定領域經驗
准備
-
加入學習群,方便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准備、答疑和交流
-
在本公眾號中回復“Archi”,提前下載Archi建模工具
-
開課前想想自己參加的期望,課前時會簡單交流一下
-
報名后請預留出自己的時間,保持全出勤率和專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