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主要雲服務商及點評


非常多人在談雲計算時,都在談XXXX技術。我不喜歡談雲計算的技術,我認為雲計算還是要談雲服務。服務可計量。可按需提供服務,才是雲計算的強項。

我在這里用我自己的理解。簡單的將國內主要雲服務商做例如以下分類,可能我寫的東西僅僅是按我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來寫,歡迎大家來交流,來拍磚。

(因為我不可能熟悉全部雲服務廠商,所以僅僅列了我使用過的和我參考分析過的):

1、互聯網公司開拓新業務

這里有:阿里雲、騰訊雲、盛大雲

我認為這類公司可能是最有發展的,由於他們本來就懂大規模計算。僅僅是將公司現有的大規模計算轉到雲計算技術平台上來。

這類廠商都已在互聯網上有成熟的資源。但這類廠商會有一些短板。比方不熟悉傳統行業用戶的需求。

通俗的說就是須要接一些地氣,須要想辦法讓傳統行業的用戶來到雲上。(當然這僅僅是說說罷了,現實過程不知會怎樣的復雜)。


2、互聯網公司資源再利用

這里有:新浪雲,百度雲,京東雲

這里的廠商主要提供PAAS服務。我覺得他們最初的動力,應是利用現有的計算資源,把一些多余部分對外提供服務,比方新浪的SAE平台。就是為用戶提供WEB環境,SINA在國內部署了那么多WEBserver,全然能夠用租用方式給用戶提供服務。當然也可能會再慢慢提供很多其它的服務,如IAAS服務等。

這個分類里。我認為他們利用好自己的資源,來提供更好的服務,會占一定市場份額的。


3、傳統企業做雲服務

這里有:華為雲、天翼雲

這些廠商在傳統行業能夠說非常強大,利用自己強大的傳統資源,來切入雲服務。

比方華為雲,是由於他有自己的雲操作系統Fusionsphere。天翼雲有自己強大的線路和機房資源。

對於這類由傳統企業轉型來的公司,我認為要注意2點: 1、是否想好怎么做;2、怎樣利用自己獨占的優勢。 

這2個事情要考慮清楚。由於大、壟斷、傳統思維觀念,不easy轉變。

就如國內某大廠商,賣掉了原有手機產品線,過幾年后又認為手機讀不錯。又加價把手機產品線買回。。。。。


4、專一雲服務廠商

這里有:世紀互聯。ucloud。青雲

這類廠商不是從傳統也不是從互聯網轉型,專做IDC或是由雲計算技術的公司轉型過來的,一直就是做雲計算的。

我認為這類廠商屬於下不接地氣,上不接互聯網,可能會有點累。

我認為這類廠商應發揮自己技術的強項。專一做一類用戶或市場。比方互聯互聯就充分利用自己IDC的優勢。和微軟、IBM聯合推雲計算產品。

 

轉載自https://www.cnblogs.com/jzdwajue/p/6806515.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