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edger項目以及社區


本文不涉及任何技術開發的內容,僅供你跟同學、同事吹牛B之用。就像很多牛人總愛講歷史典故一樣。

一、誕生與現狀
HyperLedger 誕生於2015年12月17日,HyperLedger 追尋Apache V2 License,Apache V2是針對商業應用非常有好的。初創時由Linux基金會牽頭的30多個成員。目前HyperLedger已經有120個成員,其中29個來自中國本土。

HyperLedger主要的子項目有五個子項目,其中Blockchain Explorer是分布式賬本的瀏覽器、Fabric、STL、Iroha是分布式賬本、Cello是負責簡化分布式賬本部署難度 的項目,具體如下圖:
這里寫圖片描述
**Fabric:**HyperLedger中最為著名的項目,通常人們說HyperLedger,默認指的就是Fabric。截止發稿之時,Fabric已經發布了1.0版本。由golang開發的一款分布式賬本。
STL(SawToothLake):由Python開發,采用PoET的共識機制
Iroha:從名字上看就知道是日本名字,確實是由日本的兩家公司提出,其中一家是日立。由C++開發,設計了很多移動端和Web應用的支持
Blockchian Explorer:提供了一個與賬本打交道的UI界面,可以了解到每個節點的情況,以及所有的交易信息等。
Cello:是由Python和javascript開發,是為了解決和緩解區塊鏈項目在部署和管理上的問題
HyperLedger Fabric SDK:除了上面說的五個主要的項目之外,還有這個項目,他提供通過SDK方式訪問賬本的方式:

Node.Js
https://github.com/hyperledger/fabric-sdk-node
Python
https://github.com/hyperledger/fabric-sdk-py
Java
https://github.com/hyperledger/fabric-sdk-java

二、區塊鏈社區
HyperLedger的生命周期共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Proposal(提案)、Incubation(孵化)、Active(活躍)、Deprecated(過時)、End of Life(結束)。

如果要在HyperLedger發起新項目的話,首先要有發起人將項目要實現的目標已經如何開發、誰來維護等信息撰寫成草案,提交技術委員為審核,這個階段成為Proposal。
如果技術委員會中的2/3同意,則進入孵化階段。在孵化階段將對項目進行開發、測試。直至項目完成。
如果大家都多項目沒有疑問,則項目進入Active階段。 如果項目已將想當成熟了,就進入后面的階段。

如何參與HyperLedger開發
首先要有如下工具:

HyperLedger采用Linux foundation ID作為開發ID;
Jira作為任務管理工具;
Gerrit作為代碼管理工具;
RocketChat作為溝通工具;

代碼提交過程:
這里寫圖片描述

HyperLedger 組織結構
這里寫圖片描述

HyperLedger在組織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TSC:技術委員會,主導社區的開發工作,下面設有多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針對具體的項目進行開發;
Governing Board:負責決策社區的所有事物,對社區成員負責;
LF Staffs:Linux Foundation 工作人員的簡稱,為社區提供服務;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