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用戶需求
1.1.1 業務需求
如今,倉庫變得越來越龐大,以至於人力已經不足以勝任如此繁多的管理工作,為了更方便的管理倉庫的運行,以及出入庫的統計,所以需要一個信息化的管理系統,來統一的查看和管理倉庫的運行。
1.2 可行性分析
1.2.1 技術可行性
Mysql + Spring + IntelliJ IDEA + GlassFish + Java
Spring 框架是一個繼承的框架,因此使用Spring框架可以省去很多時間開發
1.2.2 經濟可行性
此系統僅僅需要人工編寫代碼就能解決倉庫管理的問題,能省去許多的人工管理費用,因此在經濟上可行
1.3 系統功能
1. 首頁,顯示每天和每月的出入庫記錄
2. 符合查詢,查找相關記錄
3. 入庫,可視化倉庫容量,並設有智能推薦,能一鍵入庫
4. 出庫界面實現了褲子的出廠,其中引用了前面查詢的方法來選擇想要出庫的種類,后端將按到倉時間的前后順序返回給前端有哪些包裹可以出,出庫后生成出庫記錄。
5. 盤點,盤點分為全部位置和變動位置,全部位置是對於所有的貨架每個位置都要進行盤點,這個主要是用來每個月對整個倉庫進行一次檢查。而變動盤點則是每天一次,主要是對每天有變動的位置進行檢查,其中只要有貨物進出的位置都算是一個有變動的位置,我們后台會進行標記並在變動盤點時將這一部分位置告訴盤點員。
6. 人員管理,需要管理員權限,當賬號為管理員時才能進入該頁面
第2章 概要設計
本章寫作簡要說明(在正式文檔中請刪除):
l 介紹集成了各種功能的系統總體設計模式,可以用架構圖的方式來表達。
l 介紹持久層設計思想以及PO的設計。
l (本章推薦使用E-R圖、用例圖、架構圖。每個圖表都需要用文字加以說明)
2.1 系統設計模式
2.2 系統總體結構
首頁:
能夠查詢每天的出入庫的貨物數量(線性顯示),以及當前庫存的使用情況(百分比顯示),以及當前年的每月倉儲出入統計(表格顯示)
查詢:
能夠查詢當前貨物的貨物信息、出入庫記錄,待入庫貨物,其中
貨物信息
能夠通過貨物的ID,或者根據一系列的標簽來檢索相應貨物的信息
出入庫記錄
能通過用戶、包裹的ID,以及包裹的位置、出入庫時間來檢索相應的貨物
待入庫貨物
能通過包裹的ID來查看相應的未入庫的貨物
入庫:
分為 新包裹、重新入庫、批量入庫
出庫:
分為 智能推薦 和 自定義出庫
其中智能推薦可以自動的把貨物放入推薦的地方,而自定義的出庫則需要填寫相關的信息來將貨物根據信息放到相應的位置
盤點:
分為 全部貨架 和 變動位置
全部貨架:
顯示當前所有貨架的存儲情況,並且能夠看到相應的信息詳情,以及打印相關信息
變動位置:
顯示當前的倉庫中還有那些貨物的位置有過變動並作出記錄
統計圖:
通過選擇相應的模板來查看相應的貨架的歷史重量(線性統計圖顯示)
E-R圖:
架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