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行鎖和死鎖檢測


鎖顧名思義,就是針對單行數據加鎖,在mysql中,鎖的實現是由引擎層實現的,MyISAM引擎就不支持行鎖

不支持行鎖就意味着並發控制只能使用表鎖,也就是說同一時間,在這個表上只能有一個更新在執行,這就會

影響到業務的並發度。InnoDB是支持行鎖的,這也是MyISAM被InnoDB替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兩階段鎖協議

 先舉個例子,事務B的語句執行的時候會發生什么現象?這取決於事務A在執行完兩條語句后持有那些鎖,以及在什么時候釋放?

大家可以自己做個實驗,是這樣的,事務B在執行這條語句時會被阻塞,大家會不會有疑惑,

前面兩條語句不是執行完了嗎?

為什么還會阻塞?

其實事務A的加鎖時機是執行第一條語句的時候,釋放鎖的時候是commit完以后

但是事務B是在事務A commit前執行的

這個時候事務A還持有id=1這行數據的鎖,所以事務B會被阻塞。

 

知道了這個原理對於我們有什么啟示呢?

既然知道了鎖的釋放是在commit之后

那么我們就可以把最可能造成鎖沖突

最可能影響並發度的鎖盡量往后放

舉個例子:

業務:顧客A要在影院B買一張電影票

操作:

1.從顧客A的賬戶余額中減掉電影票的價格

2.將影院B的賬戶余額增加這張電影票價

3.增加一條操作日志

 

大家想想看,這三個操作,那個最容易影響到並發度會造成鎖沖突

很明顯是第二個操作,為啥呢?想想看操作1中只是鎖了這個用戶的

這行數據,只對他自己有影響,這個時候如果有個顧客C也買了電影

票,那么這個時候的沖突就是操作2了,因為人家也需要更新影院的

賬戶余額,所以我們要把操作2放在最后執行,因為這樣對操作2涉及的

行鎖,鎖住時間就會少一點,最大程度的減少了事務之間的等待

提升了並發度。

 

死鎖和死鎖檢測

如圖所示,事務A在等待事務B釋放id=2的鎖,事務B在等待事務A釋放id=1的鎖

這種情況就是死鎖

發生死鎖有兩種方法解決

1.直接進入等待,直到超時。這個超時時間可以通過參數innodb_lock_wait_timeout來設置

2.發起死鎖檢測,發現死鎖后,主動回滾死鎖鏈條中的某一個事務,讓其他事務得以執行。

   將參數innodb_deadlock_detect設置為on,表示開啟這個邏輯

在innodb中,innodb_lock_wait_timeout的值默認是50s,以為着如果使用第一種方法,

第一個被鎖住的線程要過50s才會超時退出,然后其他線程才有可能繼續執行。

對於在線服務來說,這個等待時間往往是無法接受的。

 

但是我們又不能把這個時間設置的很小,比如1s,如果這個時候不是死鎖,而是正常的鎖等待呢

這樣就會造成很多誤傷,所以我們還是使用死鎖檢測好一些,好在innodb_deadlock_detect默認就是on

 

其實死鎖檢測也是會占用很多cpu資源的,當事務被鎖住的時候,就要看看它鎖依賴的線程有沒有被別人鎖住

如此循環,最后判斷是否出現了循環等待,也就是死鎖

 了解更多:https://www.toutiao.com/c/user/83293539887/#mid=1633933053814798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