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前提問:
1.GitHub用翻牆嗎?
訪問 GitHub 不用翻牆,只是可能訪問速度稍慢些。
2.英語差學得會嗎?
GitHub 雖然都是英文,但是,對英語水平的要求不是那么高,都是些簡單的單詞,遇到不會的查一下。
二、進入學習:
1.注冊賬號(Sign Up)
沒啥好說的,需要填用戶名、郵箱、密碼。
用戶名就是你以后常用的用戶名了,也建議你各大社交賬號都用一樣的用戶名,這樣識別度較高,而且這個用戶名以后在 GitHub 搭建博客的時候,默認給你生成的博客地址就是 http://username.github.io 。
填好用戶名、郵箱、密碼緊接着到這一步:
這個是什么意思呢?
GitHub 有兩種:
一種是公開,這種是免費的,就是你創建的項目是開放的,所有人都能看得到;
另一種是私有,這種是收費的,這種一般是很多企業在使用 GitHub 的私有倉庫在托管自己的項目,這也是 GitHub 的一種盈利模式對於個人你就直接默認選擇公開的就行了。
Timeline,這部分你可以理解成微博,就是你關注的一些人的活動會出現在這里。
三、GitHub主頁
點擊 Your profile 菜單進入到你的個人 GitHub 主頁。
我的賬號剛建立沒多久,內容不豐富。下圖來自於網絡:
四、設置你的GitHub
點擊Settings 菜單:
設置基本信息:
五、GitHub基本概念
>>> 圖片來自GitHub截圖:
了解一些 GitHub 的基本概念,這些概念是經常會接觸並遇到的。
1)Repository(倉庫)
你想在 GitHub 上開源一個項目,那就必須要新建一個 Repository ,如果你開源的項目多了,你就擁有了多個 Repositories 。
2)Issue(問題)
比如,開源了一個項目,別人發現你的項目中有bug,或者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他就可以給你提個 Issue ,即問題,提的問題多了,也就是 Issues ,然后你看到了這些問題就可以去逐個修復,修復ok了就可以一個個的 Close 掉。
3)Star(星星)
給項目點贊(在 GitHub 上的點贊遠比微博、知乎點贊難的多,如果你有一個項目獲得100個star都算很不容易了!)
4)Fork
比如,你開源了一個項目,別人想在你這個項目的基礎上做些改進,然后應用到自己的項目中,這個時候他就可以 Fork 你的項目,這個時候他的 GitHub 主頁上就多了一個項目,只不過這個項目是基於你的項目基礎(本質是在原有項目的基礎上新建了一個分支,回憶前面Git內容),他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去改進,但是絲毫不會影響原有項目的代碼與結構。
5)Pull Request(發起請求)
這個其實是基於 Fork 的,還是上面那個例子,如果別人在你基礎上做了改進,后來覺得改進的很不錯,應該要把這些改進讓更多的人收益,於是就想把自己的改進合並到原有項目里,這個時候他就可以發起一個 Pull Request(簡稱PR) ,原有項目創建人就可以收到這個請求,這個時候他會仔細review你的代碼,並且測試覺得OK了,就會接受你的PR,這個時候你做的改進原有項目就會擁有了。
6)Watch(觀察)
如果你 Watch 了某個項目,那么以后只要這個項目有任何更新,你都會第一時間收到關於這個項目的通知提醒。
7)Gist
有些時候你沒有項目可以開源,只是單純的想分享一些代碼片段,那這個時候 Gist 就派上用場了!
六、創建自己的項目
我的Git篇有提到的。
如下圖:
創建一個項目需要填寫如上的幾部分:
項目名、項目描述與簡單的介紹,你不付費沒法選擇私有的,所以接着只能選擇 public 的,之后勾選「Initialize this repository with a README」,這樣你就擁有了你的第一個 GitHub 項目:
可以看到這個項目只包含了一個 README.md 文件,但是它已經是一個完整的 Git 倉庫了,你可以通過對它進行一些操作,如watch、star、fork,還可以 clone 或者下載下來。
** README.md 介紹:
GitHub 上所有關於項目的詳細介紹以及 Wiki 都是基於 Markdown 的,甚至之后在 GitHub 上搭建博客,寫博客也是如此,所以如果還不懂 Markdown 語法的,建議先去學習下。
七、Markdown學習
Markdown具有一系列衍生版本,用於擴展Markdown的功能(如表格、腳注、內嵌HTML等等),Markdown增強版中比較有名的有Markdown Extra、MultiMarkdown、 Maruku等。這些衍生版本要么基於工具,如Pandoc;要么基於網站,如GitHub和Wikipedia,在語法上基本兼容,但在一些語法和渲染效果上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