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綜合實踐第二次個人博客作業,介紹一款原型設計的工具。
在上個學期的課程中,我們已經使用過Axure RP快速原型設計工具,通過Axure可以實現產品原型,演示項目效果,同時能夠多人合作完成項目。在制作Demo上,keynote也是非常不錯的,在iOS課程中,我看到了keynote比PPT強大的神奇移動功能,完全可以以假亂真。這一次,我選擇使用很久之前別人推薦的一款原型設計軟件墨刀,在看墨刀的介紹上說,墨刀較之Axure和mockplus可以碾壓后兩者,在知乎的一篇文章中,給出了墨刀的五個特性:1.小白也會用!不用學習!簡單易用的原型設計工具 2.電腦、手機、微信等多種設備完美演示 3.工作流文檔生成,關注產品全局 4.在線團隊協同,多人聚焦討論 5.Sketch + 墨刀 = 交互批注利器。墨刀是否能夠碾壓Axure?我覺得我還是自己去試試才能判別,於是我在墨刀的官網注冊了賬號。
有着axure RP的使用經驗,我決定跟着教程做一個比較簡單的wechat原型。
可以看到,墨刀可以創建的環境有手機,平板,網頁等,這是Axure不能相比的,在使用Axure的時候背景的大小是需要自己設定的,而墨刀還可以選擇尺寸,省去了Axure設置背景大小的步驟。
這是墨刀的一些工具欄,電腦設置的是英文,有點頭疼。墨刀能夠直接在網頁上使用,這是十分方便的,不過他提示我還有14天的試用期,心情復雜。墨刀的工具欄藏着很多實用的小工具,圖標,在里面可以找到📱導航欄,底欄,給出了iOS,Material Design和WeUI(雖然不知后面兩個是什么)的很多已有的模板,這是Axure不能比的。
還有就是主界面,新建項目之后就自動生成了一個界面。墨刀和Axure是通過添加組件控件來實現原型設計,而keynote(類似PPT)是通過不斷截圖,使用神奇移動等動作來演示軟件運行結果,操作起來也是十分方便,不過需要不斷的截圖,修改圖片。可能我會選擇使用keynote來實現原型設計,畢竟操作得十分方便,而墨刀雖然方便,我在把微信消息主頁內容實現出來就花了很長的時間,雖然也可以貼一張圖上去,不過選擇了添加圖片文字來完成。
經過不知道多長時間的抄襲,發現墨刀上有些圖標是沒有的,英語太差,找圖標找了好久,wechat的有些圖標是沒有的,我就用其他的圖標進行代替,截取了微信的頭像。在做這些之前,先做了底部導航欄,在做鏈接的時候發現這個是真的方便,不像Axure操作起來那么麻煩,只需要把⚡️圖標連到想要轉到的頁面就可以了。
感覺做這一個我都快被惡心到了,第一次使用,一不小心回退錯了,就又得重新來,在把一些組件成組的時候試了好久,發現好像只能在主界面選取要成組的內容進行成組,Axure就可以在工具欄直接選擇組件成組。墨刀可以通過小鎖🔒上你已經做好的內容,避免在修改其他部分的時候誤改了已經做好的部分,這讓我效率提高了不少。
在滑動的使用上,我去問了度娘,結果當然是解決了,度娘還是很靠譜的,雖然有時候總給出沒用的信息。下面👇那個調整滑動區域就可以進行滑動,我在調整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第一次移動的時候把底部導航欄都拖到了下面,運行的時候看不到底部導航欄,好不容易拖好了,又在修改其他內容時按Command+Z,莫名就把這個給改了,真的是很艱辛。
運行結果,只實現了一點點功能。
下拉,滑動功能
一個消息的鏈接,打開軟工群,背景從網上隨便扣了張圖,點<返回
通訊錄和我兩個界面沒有做,主要是不透露隱私🔏了,沒有截圖了
“發現”界面偷懶截了個圖
以上就是我這次使用墨刀完成的內容,總體來說,墨刀用起來比Axure確實方便很多,不過我更喜歡keynote簡單粗暴的方式,只需要不斷截圖,不斷神奇移動,就能以假亂真,在使用墨刀的時候,還有有很多功能沒有使用,比如按鈕Button,下拉菜單,動態組件等等,因為是一個人完成,沒有使用團隊合作的功能,在Axure中,我們是新建的團隊項目,然后分配任務,通過簽入簽出進行操作。
https://modao.cc/tutorials/團隊協作
給個團隊使用的鏈接,看了一下,確實需要創建團隊項目,邀請成員,團隊成員有3種權限可以選擇:
1.「審閱者」權限只可 查看 和 評論 項目。
2.「協作者」權限可以 編輯、查看 及 評論 項目。
3.「管理員」權限可以 管理團隊成員,以及 編輯、復制、查看、分享 項目。
最后,好像沒什么可說的了,操作起來卻是挺方便的,如果從Axure和墨刀中選擇,我會選擇keynote,哈哈,還是截圖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