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個詞,中正平和,就隨手搜了一下它的出處。搜的時候,百度搜索框自動提示了一個句子,“於己能中正平和,於人可兼濟天下”,就點了進去。
是這樣解釋的(如下截圖),總感覺怪怪的。
答案對於己能中正平和,於人可兼濟天下這句話的翻譯詞不達意,搜其他地方仍然是這樣解釋,就從它的出處,孟子.盡心上的原文進行搜索,竟然沒找到這句話。
看來是假冒的了。
最后搜索的結論是,古文中並沒有把中正平和放在一起用的例子,這四個字唯一可能的出處是《中庸》。原句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該句的解釋是“心里有喜怒哀樂卻不表現出來,被稱作中;表現出來卻能夠有所節制, 被稱作和. 中,是穩定天下之本;和,是為人處世之道.”。
這樣解釋就清楚了。不像前面的句子,兩句前后不通,是假冒無疑了。
處處留心皆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