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園是個大金礦,管理員不挖掘有些可惜:給博客園提一些雙贏的建議


    當前十天排行榜里排在首頁的文章是,『建議』給博客園官方的一個意見,這說明博客園的廣大用戶(也包括我)非常樂意看到博客園不斷進步。

    博客園在國內技術論壇里,應該說是有一定的知名度,每天的流量不少,要知道當前一些網站或自媒體為了得到這些流量,得付出多少代價?不過話說回來,對比一些其它在流量轉利潤方面做的比較好的網站,博客園確實有提升的空間。

    有人會說了,博客園如果追求利潤了,會不會給一些積極寫博客但能力一般的人帶來不利因素?不會,因為能實現雙贏的辦法很多,而且其它網站已經有類似比較成熟的方法。

1  非常贊同MVP機制

   網友InkFx『建議』給博客園官方的一個意見一文里提到了MVP認證機制,我非常贊同。

   為什么呢?先列下我在博客園里寫博客給我帶來的收獲。

   1 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技術能力,這沒法直接變現,我得通過出書換工作做培訓等方式變現。 

   2 推廣了我的兩本書,這倒能給我帶來直接的收益,這也是我一直寫博客的動力。

   3 能提升個人的品牌,這也是間接效果,無法直接變現。 

   也就是說,除了能推廣之外,其它都不是直接受益。固然談收益有些庸俗,但如果博客園能給大家帶來直接的收益,我相信人氣會更廣。

   在國內做技術的人群里,博客園也有一定的品牌,那么由博客園背書的MVP稱號一定能給不少人在找工作等方面帶來直接的收益。一旦帶來直接收益,我相信博客園文章的數量和質量以及點擊量,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2  嘗試付費知識模式

    提出這點或許會有些爭議,但我想說,如果博客園不做,其它網站照樣會做,而且,不可避免有些博主是想變現知識的,如果博客園沒有付費知識的機制,那么這些人,可能就流失到其它網站了,而且有能力實踐付費知識模式的,往往能力不差,他們的博文一般會跟隨很多流量。

    一個可以實踐的方式是,博客園可以先開若干個專欄,把這些專欄放在首頁或者其它醒目位置上以吸引流量,而且,可以推出博客園的虛擬幣,比如每天登陸,每發文章,每回復文章都有虛擬幣,虛擬幣可以買知識,當然人民幣也可以兌換虛擬幣。

    如果推出專欄了,我相信博客園現在大咖不少,而且這些大咖的系列能自帶流量,姑且不論收費帶來的收益,光流量方面,就能上個檔次。

    不過如果現在訪問博客園,看到的就是一篇篇文章,我如果要關注一些大咖,還得手動關注,而且大咖的文章未必成組織成專欄系列。所以姑且不談收費的話題,如果大家想看系列文,當前的頁面排布形式未必能很好地留住訪問者。 

3  可以引入知乎模式,也可以組織博客園版本的企業紅黑榜,總之多讓人參與

    目前訪問者在博客園里,行為最多的是發博客和讀博客,這已經給博客園帶來了足夠的流量,不過在此基礎上,博客園可以引入知乎的模式。

    現在博客園有博問的方式,但看下來,這塊提的問題不多,回答者也不多,從個人的用戶體驗上來看,是博問的入口在首頁並不明顯。

    還是這層意思,目前流量不少,但引導流量的方式(可以說是商業模式)有待提升。

    改進首頁的界面,可以進一步留住訪問者,我不是專家,所以給不出好建議,但博客園可以集思廣益,甚至可以借鑒別人網站的做法。

    引入知乎模式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互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還可以引入紅黑榜模式,讓大家給出當前公司的評價。如果說討論技術問題有門檻,但評價自己當前的公司這就誰都能做吧。 

4  多和第三方合作,多組織線上線下活動,以擴大影響

    我也算一直關注博客園,可能我孤陋寡聞,看到的線上線下活動有,但並不多。

    多組織線下活動的好處我就不說了,這里我提出三個問題,誰來組織?組織何種活動?不要錢?       

    博客園有名聲,就相當於無形資產,所以能比較方便地找到贊助商。我就拋磚引玉,給出如下建議。

    比如出版社有推廣書的需求,而一些圖書公司的圖書中介,或者出版社的編輯有出書需求,而一些IT人也想通過出書幫助自己順利通過面試,那么博客園可以推出些線上的推廣書活動,線下的作者簽售活動,大規模招募作者的活動,也可以搞些作者培養基地之類的活動。

    此類活動,博客園處於“中介”的地位,甚至不用出錢,出的力也無需多,但至少可以掙到名聲和流量。其它網站類似活動也不少,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流量,這都可以借鑒。同理,博客園也可以牽線搭橋,讓更多的大咖有機會能出視頻教程,或者有機會去做企業培訓。

5  從產品角度觀察博客園這一年的成長

     治大國若烹小鮮,所以在維護和升級產品時,遇到比較大的改版或功能提升時,一定得慎重。

     我關注博客園也一年多了,但我感覺到的界面改版和功能提升點並不多,但同時也不能說在博客園里用戶體驗一定就完美了吧。給我的感覺是,博客園管理者似乎不是團隊,而是個人。

     自認為在網站運營方面我知道得並不多,但我之前做過網站數據分析,也運營過自己的淘寶網店,這里僅僅是提出些方法。

     1 可以通過流量工具看到首頁里各部分的熱力圖,比如大家一般會48小時排行榜里進入到具體的頁面,而不大會從xx部分進入,那么就可以適當做些調整。

     2 目前我看好一篇博文有,有相關推薦,但就一個連接,這塊也可以改善,比如給出博文的摘要等,以吸引用戶二次閱讀,以提升黏連度。

     3 可以定期發些推薦文章的郵件。

     總之,博客園可以把一篇篇博文當成一個個商品,同時借鑒淘寶京東等方式,看下他們是怎么吸引和留住訪客的,這些都有現成案例可以借鑒。

     而且,一些互聯網產品至少一個月有兩次發版,有些甚至更頻繁,從這意義上來講,博客園也可以定期做些新功能的嘗試,哪怕錯了也不要緊,大多數網站都是通過一點點試錯發展過來的。

6  如果博客園維持原樣,將是競爭網站的大幸

     我之前看三國,讀到赤壁大戰這段,曹操勸孫權投降,魯肅不同意,說了一段話,大致意思是,孫權手下的官員可以投降,投降后照樣可以做官做到州牧郡守,但孫權作為一方霸主,投降后一定就沒之前那樣威風了。

     所以如果博客園維持原樣,當前的用戶(包括熱心資深用戶)就可能轉到其它網站,到其它網站后照樣可以發文章提升自己的品牌,甚至還能提升收益(比如錄制教學視頻),但如果博客園不做改變,若干時間后被競爭網站趕上或被山寨,運營者估計就不會像現在那樣有機會實現財務自由了。

     互聯網環境里,一個網站上市並非不可能,博客園運營方也可以分析下當前離上市還差哪些要素?

     我冒昧揣度,品牌有了,流量不缺,但盈利模式不明顯,而盈利模式可以通過不斷運營來摸索,但似乎現在博客園缺的就是持續運營和維護,不過這似乎都不是問題,或者說,都是有現成的解決方案,都是可以在短時間里用錢解決的問題。

      1 改版網站,前端工程師即可。如果要升級后台,這樣的技術人才也不少。 2 分析流量和提升用戶黏連度,找個SEO專家也行。3 想些點子,搞些活動,找個產品經理也能解決問題。4 找合作方或贊助者,憑借當前博客園的流量,這應該也不怎么費事。

     但相反如果什么都不做,就相當於博客園坐擁那么多的流量而不利用,我私下為博客園主不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