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看日志和機器相關信息常用命令
1、cat
cat 命令連接文件並打印到標准輸出設備上,cat經常用來顯示文件的內容,類似於下的type命令
注意:當文件較大時,文本在屏幕上迅速閃過(滾屏),用戶往往看不清所顯示的內容。因此,一般用more等命令分屏顯示。為了控制滾屏,可以按Ctrl+S鍵,停止滾屏;按Ctrl+Q鍵可以恢復滾屏。按Ctrl+C(中斷)鍵可以終止該命令的執行,並且返回Shell提示符狀態。
2、tail
tail命令 用於輸入文件中的尾部內容。tail命令默認在屏幕上顯示指定文件的末尾10行。如果給定的文件不止一個,則在顯示的每個文件前面加一個文件名標題。如果沒有指定文件或者文件名為“-”,則讀取標准輸入。
常用參數:
-f<name/descriptor>或;--follow<nameldescript>:顯示文件最新追加的內容。“name”表示以文件名的方式監視文件的變化。“-f”與“-fdescriptor”等效; -n<N>或——line=<N>:輸出文件的尾部N(N位數字)行內容。 -s<秒數>或——sleep-interal=<秒數>:與“-f”選項連用,指定監視文件變化時間隔的秒數;
二、實際操作須知
1、日志文件說明
/var/log/message //系統啟動后的信息和錯誤日志,是Red Hat Linux中最常用的日志之一 /var/log/secure //與安全相關的日志信息 /var/log/maillog //與郵件相關的日志信息 /var/log/cron //與定時任務相關的日志信息 /var/log/spooler //與UUCP和news設備相關的日志信息 /var/log/boot.log //守護進程啟動和停止相關的日志消息
2、查看系統信息
# uname -a # 查看內核/操作系統/CPU信息 # cat /etc/issue # cat /etc/redhat-release # 查看操作系統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 # hostname # 查看計算機名 #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設備 #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設備 # lsmod # 列出加載的內核模塊 # env # 查看環境變量
3、查看系統運行資源
# free -m # 查看內存使用量和交換區使用量 # df -h # 查看各分區使用情況 # du -sh <目錄名> # 查看指定目錄的大小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內存總量 #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閑內存量 # uptime # 查看系統運行時間、用戶數、負載 #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統負載
4、查看系統磁盤和分區信息
#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掛接的分區狀態 #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區 #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換分區 #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盤參數(僅適用於IDE設備) #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啟動時IDE設備檢測狀況
5、查看網絡信息
# ifconfig # 查看所有網絡接口的屬性 #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牆設置 #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監聽端口 #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經建立的連接 # netstat -s # 查看網絡統計信息
6、查看進程
# ps -ef # 查看所有進程 # top # 實時顯示進程狀態
7、查看用戶信息
# w # 查看活動用戶 # id <用戶名> # 查看指定用戶信息 # last # 查看用戶登錄日志 #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統所有用戶 #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統所有組 # crontab -l # 查看當前用戶的計划任務
8、查看服務
# chkconfig –list # 列出所有系統服務 # chkconfig –list | grep on # 列出所有啟動的系統服務
9、查看系統安裝程序
# rpm -qa # 查看所有安裝的軟件包
三、實際操作案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