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通用軟件體系結構主機終端模式、B/S 、C/S 結構和多層分布式結構


  軟件系統的體系結構經歷了主機終端模式、客戶機/服務器(C/S)模式、瀏覽器/服務器(B/S)和多層分布式結構。

  主機/終端結構:

    早期計算機系統多是單機系統,多個用戶是通過聯網終端來訪問的,沒有網絡的概念。即所謂的主機分時系統。連接的終端完成沒有事務處理的能力,只是輸入和顯示信息。所有的事務處理功能完全放在主機上進行。因此主機的負載很重,整個系統的事務處理能力全部取決於主機。目前主機/終端模式逐漸被淘汰。

  兩層結構——客戶/服務器體系結構:

    早期的C/S結構是一種典型的兩層結構,按照各自實現功能的不同,將應用程序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用於處理數據庫,稱其為服務器部分;另一部分用於處理應用程序、請求服務,被稱為客戶部分。客戶部分負責執行前台功能,如管理用戶接口、數據處理和報告請求等,而服務器部分執行后台服務,如管理外設、控制對共享數據庫的操縱、接受並應答客戶機的請求等。

    C/S結構的工作原理是:用戶通過應用程序向客戶機提出數據請求,客戶機通過網絡將用戶數據提交給服務器,服務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執行數據處理任務,然后把經過處理后的用戶需要的那部分數據,傳輸到客戶機上,最后由客戶機完成對其數據的加工,並將加工結果提交的服務器。

  瀏覽器/服務器結構(B/S結構):

    B/S本質上也是一種C/S結構,它是傳統的兩層C/S結構在Web上的發展。相對於C/S結構而言,B/S結構是把原來在客戶機一側的應用程序模塊與顯示功能分開,將應用程序模塊放在Web服務器上,客戶端只需要安裝瀏覽器就可以了,這樣將系統業務處理部分統一放在Web服務器上,客戶端只起到與用戶交互的作用。

    B/S結構的工作原理是:Web服務器接受瀏覽器的Web請求,並處理Web頁面請求,同時將數據請求通過數據庫接口轉換成數據庫服務器能接受的形式(如SQL),只會送到數據庫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根據數據請求執行相應的數據庫操作(如查詢、統計、修改)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