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Agent包括人類、物理世界的機器人和信息世界的軟件機器人。
狹義的Agent專指信息世界中的軟件機器人或稱軟件Agent。
1) 弱定義
Agent用來最一般地說明一個軟硬件系統,具有四個特性:
(1)自治性。在無人或其他系統的直接干預下可自主操作,並能控制其行為和內部狀態。
(2)社會性。能夠通過某種通信語言與其他Agent(也可能是人)進行交互。
(3)反應性。感知所處的環境,對環境的變化做出實時的反應,並可通過行為改變環境。
(4)能動性。不僅僅簡單地對環境做出反應,而且可以主動地表現出目標驅動的行為。
2) 強定義
Agent除具備弱定義中所有特性外,還應具備一些人類才具有的特性,如知識、信念、義務、意圖等。
2. Agent類型
(一) 常用划分
1) 簡單反應式Agent
圖1 簡單反應式Agent結構框圖
2) 內置狀態反應式Agent
圖2 內置狀態的反應式Agent結構框圖
3) 目標驅動的Agent
圖3 目標驅動的Agent結構框圖
4) 效用驅動的Agent
圖4 效用驅動的Agent結構框圖
(二) 按問題求解能力划分
反應型Agent :能響應環境的變化或來自其他Agent的消息。
慎思型Agent(意圖型Agent):能夠針對意圖和信念進行推理,建立行為計划,並執行這些計划。
社會性Agent:除具有意圖Agent的能力外,還具有關於其他主體的明確模型。
3. Agent的環境
1) 環境的屬性
圖5 環境的屬性
可知性:Agent傳感設備使它可以了解環境的全部狀態。對於完全可知的環境,Agent無需保存內置狀態信息。
確定性:下一步環境的狀態可以由當前狀態和Agent選擇的動作來完全決定。
階段性:在一個按時間划分為一個個不相關的階段的環境里,Agent的執行過程也將划分為一個個階段。
靜態和動態:如果環境在Agent進行推理的時候就發生改變,就說該環境對於Agent來說是動態的,否則就是靜態的。
連續性:如果系統中只有有限的、區別明顯的、清晰定義的知覺對象和動作,就說環境是離散的。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