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測試用例的常用方法


 

 一、等價類划分

    等價類划分主要適用於單個輸入條件,輸入為數值型的情況,如果輸入規定了輸入區間,可划分出一個有效等價類,兩個無效等價類;如果輸入只規定了輸入范圍,可划分出一個有效等價類,一個無效等價類。

 

 

二、邊界值

    邊界值方法也是適用於單個輸入條件的情況,輸入類型可以數值、字符等,要測試的邊界包括上點、下點、離點。

 

 

三、錯誤推測法

    錯誤推測法主要是測試設計人員的測試經驗相關,測試經驗不同,設計出來的測試用例也區別很大。

 

 

四、因果圖法

    因果圖方法考慮輸入的組合,特別適用於多個輸入條件相關有關聯又相互約束的情況。

    設計步驟:

    1)羅列出輸入與輸出;

    2)根據輸入與輸出畫出因果圖;

    3)標出約束跟限制;

    4)把因果圖轉化成判定表;

    5)根據判定表的每一列設計測試用例。

 

 

 

五、判定表驅動法

    判定表適合於解決多個邏輯條件的組合。將各種邏輯的組合羅列出來,避免遺漏。不能表達重復的操作。

    判定表包括條件樁、條件項、動作樁、動作項。

    條件樁:列出所有條件,次序無關;

    條件項:列出所對應條件的所有可能情況下的取值;

    動作樁:列出可能采取的操作,次序無關;

    動作項:列出條件項各種取值情況下采取的操作。

    設計步驟:

    1)確定規則個數,條件及各條件取值的組合;

    2)列出條件樁、動作樁;

    3)列出條件項;

    4)列出動作項;

    5)初始化判定表;

    6)規則簡化、合並。

 

 

 

六、正交法

    當輸入條件很多時,因果圖等設計方法設計出來的用例數往往多的驚人,用正交法可有效減少用例數。正交法的核心思想是從大量測試數據中選取有代表性的點來測試,從而減少測試用例數。

    設計步驟:

    1)確定因子並畫出正交表草圖;

    2)填充各因子的狀態值;

    3)加權篩選;

    4)根據篩選過的正交表設計測試用例。

 

 

 

七、功能圖法

    功能圖法適合於用來設計程序的控制結構的測試用例。有順序、選擇、重復三種控制結構。

    設計步驟:

    1)畫出功能圖;

    2)生成局部測試用例;

    3)生成測試路徑;

    4)合成測試用例。

 

 

 

八、場景法

    場景法特別適用於控制流清晰的系統。

    設計步驟:

    1)畫出程序控制流圖(如果不能直接畫出控制流圖,可先畫出程序流程圖,再把流程圖轉換成控制流圖);

    2)根據控制流圖設計出場景;

    3)根據場景設計測試用例。

    中間可能會要計算環路復雜度VG),計算公式如下:

    VG=e-n+2

    其中e是邊的數目,n是結點的數目。

 

 

 

 

測試用例設計策略:

    1、任何都要用邊界值法;

    2、用等價類划分補充測試用例;

    3、根據測試設計人員經驗用錯誤推測法追加測試用例;

    4、根據程序邏輯追加邏輯測試用例;

    5、根據程序情況,選擇使用因果圖法(判定表)設計測試用例。

 

測試用例設計步驟:

    1、根據設計規格設計基本的功能測試用例;

    2、邊界值測試用例;

    3、狀態轉換測試用例;

    4、錯誤推測測試用例;

    5、異常測試用例;

    6、性能測試用例。

 

    另外還需反復利用八種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對測試用例進行分解與合並,多多利用發散思維追加測試用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