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系統盤都會選擇性能較好SSD,一般在500G左右,這里就以500G硬盤為例,以下為CentOS 自動分區方案:
分區應該按照實際服務器用途而定,自動分區方案將 /home 空間分配太多了,多數情況下並不適用。
必須存在的分區
/ 分區是必須存在的分區,所有一級目錄都位於該分區之下,同時還與引導/還原/修復系統等動作有關,包含了一些修復系統的程序。文件系統層次標准(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FHS)建議根分區 / 在滿足系統需求的情況下,應該越小越好,這樣能夠最大可能的避免因為硬盤故障而導致系統損壞。同時最好不要在 / 分區創建新的子目錄和存放非必要文件,推薦大小50G~100G。
/boot/efi 當固件為uefi時,必須存在,推薦大小200M。
/biosboot 硬盤采用GPT分區,而固件為BIOS時,必須存在,推薦大小2M。
Tips:/ 分區必須存在,/boot/efi和/biosboot在特定的情況下也必須存在。
推薦存在的分區
/boot 包含引導系統所需的靜態文件,例如Linux內核文件,還有引導菜單和一些開機所需的配置文件等等,推薦大小1G。
視情況而定的分區
/var下是一些變化的數據,像日志,緩存等,推薦還是單獨划分出來。隨着系統的使用該分區的使用率會越來越大,空間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建議單獨划分出來,特別是一些高負載應用將產生大量日志,推薦大小100~200G。
/tmp 放置一些臨時文件和程序運行中的臨時文件,一些運行高負載的服務器建議划分出來,推薦大小100G。
/home 這主要看服務器的用途,像ftp默認把特定用戶的文件放置到該用戶的家目錄中,則需要盡可能的將空間分配給該分區,不過通常這種時候,會有額外的數據盤,若不提供類似服務可以不划分該分區。
swap 交換分區,本應該根據內存大小划分,但現在一般情況下服務器配置都較高,划分4~8G備用即可。
其它像/usr和/opt一般不需要單獨划分出來,通常服務器通常作為專用,不會安裝很多軟件,有時候可能需要划分一個 /date 存點數據。
Tips:建議不要把硬盤全部空間划分,留一部分備用,擴容(LVM)。掛載點、分區類型、文件系統使用系統推薦即可、軟raid現在沒必要使用了,卷組也沒有必要修改,Label(相當於Windows下給分區取名系統、軟件)、Name根據實際情況設定。
推薦的分區方案
標稱500G的硬盤,實際空間應該是在450G左右。/biosboot和/boot/efi依據實際情況,如有必要存在使用推薦大小即可。
/ 100G
/boot 1G
/var 100G
swap 8G
多數情況下這些分區都可以這么分,這樣450G的硬盤就大概還剩下240G,我建議至少留50G不分配,留作以后擴展分區使用,這樣硬盤就還有190G未分配的空間,這些空間需要根據服務器實際用途來決定。
運行高負載應用
/tmp 100G
因為高負載的應用經常會產生大量的臨時文件,所以 /tmp 建議單獨分出來,高負載的服務器的日志量也很大,建議剩下的90G可以添加給 /var ,也就是/var (100G+90G)
測試、開發環境
/usr 100G
測試、開發環境,需要安裝比較多軟件,所以建議單獨划分一個 /usr 分區出來安裝軟件,剩下的90G自由決定。
多用戶環境
/home 100G
多用戶環境的服務器,每個用戶可能經常需要在自己的家目錄存放一些東西,建議單獨划分一個 /home 目錄,剩下的90G自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