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安裝 和 linux 簡單命令


1. centos 安裝

參照:https://www.cnblogs.com/tiger666/articles/10259102.html

 

安裝過程注意點:

1. 安裝過程中的選擇安裝Basic Web Server

  

2. 網路類型選擇

1. 橋接網絡: 虛擬機和大家都在同一個局域網  

2 . 網絡地址轉換NAT: 虛擬機在獨立的一個局域網

安裝完成之后:

(1 .查看ip 的3種方式

查看服務器的IP信息
ip add show
ifconfig
ip addr 

 如果沒有顯示ip ,解決方案:輸入以下兩條命令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ifup ens33

可以看到已經啟動了網卡:

(2) 操作網卡命令(重啟網絡和啟用網卡)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systemctl start network
systemctl stop network

(3)啟用和停止網卡命令

ifup 網卡名
例:
    ifup ens33  # 啟用網卡 
    ifdown ens33 # 停止網卡

遠程連接服務器

xshell 第三方軟件

方式1. 命令連接

ssh root@192.168.12.56

可以在window下的cmder 或xshell下輸入以上命令進行連接:

cmder中:

 xshell中通過命令連接:

 

方式2: 使用第三方軟件,我們就使用xshell手動進行連接

 1.在xshell 中新建會話

 2. 用戶身份驗證

3. 連接成功后的界面。

4. 新建快照

 

 

linux目錄結構

具體參照:https://www.cnblogs.com/tiger666/articles/10259166.html

  • /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 這個目錄存放着最經常使用的命令

  • /boot:
    這里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連接文件以及鏡像文件。

  • /dev :
    dev是Device(設備)的縮寫, 該目錄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設備,在Linux中訪問設備的方式和訪問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 /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所有的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 /home
    用戶的主目錄,在Linux中,每個用戶都有一個自己的目錄,一般該目錄名是以用戶的賬號命名的。

  • /lib
    這個目錄里存放着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連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里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需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 /lost+found
    這個目錄一般情況下是空的,當系統非法關機后,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 /media
    linux系統會自動識別一些設備,例如U盤、光驅等等,當識別后,linux會把識別的設備掛載到這個目錄下。

  • /mnt
    系統提供該目錄是為了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的,我們可以將光驅掛載在/mnt/上,然后進入該目錄就可以查看光驅里的內容了。

  • /opt
     這是給主機額外安裝軟件所擺放的目錄。比如你安裝一個ORACLE數據庫則就可以放到這個目錄下。默認是空的。

  • /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
    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盤上而是在內存里,我們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過下面的命令來屏蔽主機的ping命令,使別人無法ping你的機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 /root
    該目錄為系統管理員,也稱作超級權限者的用戶主目錄。

  •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系統管理程序。

  • /selinux
     這個目錄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錄,Selinux是一個安全機制,類似於windows的防火牆,但是這套機制比較復雜,這個目錄就是存放selinux相關的文件的。

  • /srv
     該目錄存放一些服務啟動之后需要提取的數據。

  • /sys
     這是linux2.6內核的一個很大的變化。該目錄下安裝了2.6內核中新出現的一個文件系統 sysfs 。

    sysfs文件系統集成了下面3種文件系統的信息:針對進程信息的proc文件系統、針對設備的devfs文件系統以及針對偽終端的devpts文件系統。

    該文件系統是內核設備樹的一個直觀反映。

    當一個內核對象被創建的時候,對應的文件和目錄也在內核對象子系統中被創建。

  • /tmp
    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一些臨時文件的。

  • /usr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錄,用戶的很多應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這個目錄下,類似於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錄。

  • /usr/bin:
    系統用戶使用的應用程序

  • /usr/sbin:
    超級用戶使用的比較高級的管理程序和系統守護程序。

  • /usr/src:內核源代碼默認的放置目錄。

  • /var
    這個目錄中存放着在不斷擴充着的東西,我們習慣將那些經常被修改的目錄放在這個目錄下。包括各種日志文件。

在linux系統中,有幾個目錄是比較重要的,平時需要注意不要誤刪除或者隨意更改內部文件。

/etc: 上邊也提到了,這個是系統中的配置文件,如果你更改了該目錄下的某個文件可能會導致系統不能啟動。

/bin, /sbin, /usr/bin, /usr/sbin: 這是系統預設的執行文件的放置目錄,比如 ls 就是在/bin/ls 目錄下的。

值得提出的是,/bin, /usr/bin 是給系統用戶使用的指令(除root外的通用戶),而/sbin, /usr/sbin 則是給root使用的指令。

/var: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錄,系統上跑了很多程序,那么每個程序都會有相應的日志產生,

而這些日志就被記錄到這個目錄下,具體在/var/log 目錄下,另外mail的預設放置也是在這里。

目錄相關操作

 

cd 
. 當前目錄 .. 上一層目錄
- 前一個工作目錄 ~ 當前【用戶】所在的家目錄
藍色的文件:  都是目錄

白色的文件: 都是普通文件

綠色的 文件:  都是可執行文件

linux基本操作命令

增刪改查叫法 : CURD

1.增

#  創建目錄(文件夾)
mkdir liulaoshi

# 創建普通文件
touch huangchun

2. 刪

rm  # 刪除文件命令

rm -i # 遞歸刪除目錄和文件命令

rm -rf # 遞歸並且強制刪除目錄和文件命令

rmdir # 刪除一個空目錄

rm -rf /* # 不要用

3.改

1. 切換目錄

cd   切換目錄命令

2.移動文件

mv # 移動文件命令
mv  源文件 目標文件   # 並對文件重命名 ,

3.查

ls   # 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夾和文件
ls -l或ll  # 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夾和文件詳情
ls -la # 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夾和文件詳情, 還可以查看隱藏文件
pwd  # 查看當前所在的目錄的絕對路徑

重啟或關機命令

init 6  # 重啟
init 0  # 關機

查看環境變量:

echo $PATH

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

  • 絕對路徑:由根目錄(/)為開始寫起的文件名或者目錄名稱,如/home/oldboy/test.py;

  • 相對路徑:相對於目前路徑的文件名寫法。例如./home/oldboy/exam.py或../../home/oldboy/exam.py,簡單來說只要開頭不是/,就是屬於相對路徑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