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方法可以向HTML輸出流中插入你傳入的內容,瀏覽器會按着HTML元素依次順序依次解析它們,並顯示出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文檔加載完成后(即HTML輸出已完成),再使用document.write()方法來要求瀏覽器來解析你的內容,

  則瀏覽器就會重寫整個document,導致最后的這個document.write()方法輸出的內容會覆蓋之前所有的內容。

 

不信你試試下面這行代碼: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script>
        document.write('我被寫入了HTML輸出流,但被下面的覆蓋了');   
        window.onload = function(){
            document.write('是的,被我覆蓋了');
        } 
    </script>
</body>
</html>

 

顯示如下:

 

這是因為當頁面加載完成后,就會觸發window.onload事件,然后調用document.write()方法,使之前的內容被覆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