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的主動模式(PORT Mode)及被動模式(Passive Mode)
FTP的特殊性:
大多數的TCP服務是使用單個的連接,一般是客戶向服務器的一個周知端口發起連接,然后使用這個連接進行通訊。但是,FTP協議卻有所不同,它使用雙向的多個連接,而且使用的端口很難預計。一般,FTP連接包括:
1)一個控制連接(Control Connection)
這個連接用於傳遞客戶端的命令和服務器端對命令的響應。它使用服務器的21端口,生存期是整個FTP回話時間。
2)幾個數據連接(Data Connection)
這些連接用於傳輸文件和其他數據,例如:目錄列表等。這種連接在需要數據傳輸時建立,而一旦數據傳輸完畢就關閉。每次使用的端口也不一定相同。而且,數據連接即可能是客戶端發起的,也可能是服務器端發起的。
FTP有兩種工作模式,PORT方式和PASV方式,中文意思為主動式和被動式 ,詳細介紹如下:
主動模式(PORT Mode):在FTP協議中,控制連接使用周知端口21。相反,數據傳輸連接的目的端口通常實現無法知道。FTP協議使用一個標准的端口21作為ftp-data端口,但是這個端口只用於連接的源地址是服務器端的情況,在這個端口上根本就沒有監聽進程。FTP的數據連接和控制連接的方向一般是相反的,也就是說,是服務器向客戶端發起一個用於數據傳輸的連接。連接的端口是由服務器端和客戶端協商確定的。FTP協議的這個特征對ISA轉發以及防火牆和NAT的配置增加了很多困難。
被動模式(Passive Mode):在這種模式下,數據連接是由客戶程序發起的,和主動模式相反。是否采取被動模式取決於客戶程序,在客戶端ftp命令行中使用passive命令就可以關閉/打開被動模式。
主動 FTP :
命令連接:客戶端 >1024 端口 → 服務器 21 端口 (FTP客戶端隨機開啟一個大於1024的本地端口向服務器的21號端口發起連接)
數據連接:客戶端 >1024 端口 ← 服務器 20 端口
被動 FTP :
命令連接:客戶端 >1024 端口 → 服務器 21 端口
數據連接:客戶端 >1024 端口 ← 服務器 >1024 端口
PORT(主動)方式的連接過程是:客戶端向服務器的FTP端口(默認是21)發送連接請求,服務器接受連接,建立一條命令鏈路。當需要傳送數據時,客戶端在命令鏈路上用PORT命令告訴服務器:“我打開了***X端口,你過來連接我”。於是服務器從20端口向客戶端的***X端口發送連接請求,建立一條數據鏈路來傳送數據。
PASV(被動)方式的連接過程是:客戶端向服務器的FTP端口(默認是21)發送連接請求,服務器接受連接,建立一條命令鏈路。當需要傳送數據時,服務器在命令鏈路上用PASV命令告訴客戶端:“我打開了***X端口,你過來連接我”。於是客戶端向服務器的***X端口發送連接請求,建立一條數據鏈路來傳送數據。
從上面可以看出,兩種方式的命令鏈路連接方法是一樣的,而數據鏈路的建立方法就完全不同。而FTP的復雜性就在於此。
解決此問題的辦法也很簡單,我們需要在雲主機控制台上創建安全組規則,設置入站規則如:1024到65535端口和21端口
或者開啟PASV(被動模式)
在 /etc/vsftpd/vsftpd.conf 的最下面加入
pasv_enable=YES
pasv_min_port=30000
pasv_max_port=30999
wq 保存退出
重啟FTP服務器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
同樣在雲主機控制台上創建安全組規則,設置入站規則:30000到30999端口和21端口,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