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
瞎看了看博客,然后看了看wf題,看了一下午柯南劇場版。。。
后來發現,復習根本沒用,因為我根本沒學過。
Day1
首先隨便看了看三道題,覺得 \(T1\) 挺可做的,\(T2\) 看起來是什么高妙字符串理論,\(T3\) 沒看懂。。。
然后就想了很久 \(T1\) ,我會算魚身,尾巴那里不會處理強制在一條直線一側。
想了想,大概是個半平面去分割節點,然后算一些東西,但是細節很煩,而且不會寫。
最后只好暴力枚舉 \(A,D\) ,然后另外的用 std :: map
存一下,算點對就行了。
就這個還寫了 \(2h\) (也多虧是認真寫,沒有掛),測了很多組也拍上了。
發現雖然開了 -O2
,但是由於 \(32\) 位機,long long / double
慢的嚇人,一頓卡常把 map
換成 sort
,就把 \(\mathcal O(n^3 \log n)\) 卡進 \(2s\) 了。
然后發現 \(3h\) 了。。。果然卡常就是個浪費時間的東西。
才 \(40pts\) 慌的一逼,馬上把第二題操作樹上跑 \(kmp\) 寫了,發現這個均攤復雜度好像不能撤回。
然后就又寫了一個 \(fail\) 樹上倍增,寫了半個鍾頭后,隨便調了調就拍上了。
還有一個半小時,看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的題,終於寫了一個暴力模擬出來了,然后我竟然覺得不可做。。。然后就棄療了。。
最后半個小時隨便看了看前兩題的細節,發現沒問題。。想了想今天 \(120\) ,如果沒掛應該不至於滾粗。
考完,發現 \(T2\) 外面沒取模慌的一逼,最后發現數據賊水,虛驚一場(可是連暴力跳 \(fail\) 也沒卡掉QAQ,甚至開大數組還有 \(70pts\) )。
最后一分沒掛 \(40 + 50 + 30 = 120\) ,竟然還有 \(rk9\) 。。。真是垃圾省選,暴力進隊。。
Day2
今天有些放松,結果就開始瞎打了。
按照慣例看了看三道題,發現題面都比較簡潔啊(唯一一個好評了)。
然后覺得第一題挺可做的,隨便就想到了一個記憶化搜索,令 \(f[i][j]\) 為 \((i, j)\) 作為頂點是否存在一個回文串。
隨便就過了樣例,造了第一檔,發現有點慢。。。原來是沒開 -O2
呀,開了就似乎跑過第一檔了。
然后認真分析了一波復雜度是 \(\sum_{i, j} deg_i \times deg_j\) 的,也就是 \(\mathcal O(m^2)\) 的。
似乎不會優化了,先寫后兩題暴力。。
第二題,隨便寫了一下。。發現過不了樣例。。原來題面還是看錯了一點。
隨便調了一下,過了樣例,然后想部分分。。
誒 \(n = 1, w[1][1] =1, k = 2^b\) 就是一大堆組合數加起來,這 \(L = 10^8\) 咋做啊。
后來才知道,直接把 \(L\) 當做 \(10^7\) 跑暴力就行了。。。
fuck
第三題,看了一下,推了一下式子,沒啥辦法啊。寫了第一檔的沙雕 \(dp\) 。。。
觀察樣例,每一段一樣的都是取平均數,然后有用的平均數只有 \(\mathcal O(n^2)\) 個,可以 \(\mathcal O(mn^3)\) 做。。
但是我想了一下,好像要比較大小要寫分數類,似乎太難寫了。。(事實證明 long double
就夠了)
然后我就棄療了???好吧,確實失去了夢想,就是一條咸魚。
最后預估 \(30 + 20 + 10 = 60\) ,終測 \(0 + 20 + 10 = 30\) ???
為什么?
我重新找主辦方拷了一波數據,發現是爆系統棧了,我申訴一波為什么系統棧只開這么點,不應該和內存一致嗎?
他告訴我,題面沒寫就等於沒有??后續還鬧了一些不愉快,就不說了。
Ending
雖然兩天只有 \(150\) ,但是在雅禮還能排到第六,感謝雅禮全國賽名額,把我送進去了。(幸虧聯賽還看的過去啊)
雖然如果開無限棧的話,就可以多 \(30pts\) 就可以到校內第四,省十一,就不要如此狼狽。
說實話,我水平確實還是不夠,兩天的 \(T3\) 連第一步結論都沒有嘗試推,或許是時間不夠,或許是我思維確實不行吧,這是令我最為遺憾的地方。
\(\mathrm{HNOI}\) 怎么說呢?是一段很不好的回憶。
我不知道以后只有 \(\mathrm{8MiB}\) 系統棧空間的情況下,所有 \(dfs\) 都需要靠手寫情況下,選手是有多么難受。
我雖然以后不會再參加 \(\mathrm{HNOI}\) 了,但希望以后不會像這些人一樣冷血,麻木不仁。
夢想終究是沉重的,不僅僅是因為自我施壓太大,這還承載了不知道多少位同學同樣的向往,卻因一些失誤只能把自己同樣的夢想托付他人。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十分迷茫的時候,不忘激勵自己卷土重來。
今日,我比別人多那一兩分氣運,得到了倒數那幾張門票,受之有愧啊!
真正的最后一次機會了,不管前路是死是活,都沒有退路了,我不會辜負他們的期望,終將在最終的殿堂坐上屬於自己的那個席位!
最后,用汪國真的《走向遠方》的一段結束此文吧。
我們學着只爭朝夕。
人生苦短,
道路漫長,
我們走向並珍愛每一處風光,
我們不停地走着,
不停地走着的我們也成了一處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