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設計個人項目


程序設計個人項目

學有余力者完成,要驗收、答辯,不是自己獨立完成的會倒扣分

程序設計要求

用Java編程實現個人項目,要求:

  • 所有參考別人的代碼都要給出來源,並且自己要理解
  • 代碼實現要使用git,每實現一個函數都要有偽代碼,產品代碼,測試代碼,每個函數至少有一次git commit
  • 所有代碼的不能一個個孤立的,公共部分要抽象出公共類和公共方法
  • 完成代碼和總結博客后主動找老師驗收,答辯

項目博客要求

項目完成后要發表博客總結資料查找過程,給出參考資料的來源,總結實現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式,博客內容:

  • 需求分析:參考軟件工程圖書,對需求做分析。
    • 功能需求
    • 非功能需求
  • 功能設計:題目的需求,以及從真實調研里獲得的需求后,要對程序做功能設計,題目要求的只是項目基本的功能要求,自己思考和調研會有超出題目要求的需求,甚至你有天才的設計,作出特色的功能。因此,功能會有:
    • 基本功能
    • 擴展功能
  • 設計實現:設計包括你會有哪些類,這些類分別負責什么功能,他們7之間的關系怎樣?你會設計哪些重要的函數,關鍵的函數是否需要畫出流程圖?函數之間的邏輯關系如何?
  • 測試運行:你的程序必須是可運行的,請展示程序的運行截圖,包括題目要求實現功能對應的運行截圖。這些截圖說明你的程序確實完成了項目需求,如果程序實現了擴展需求,也請大方秀出來。
  • 核心代碼:粘貼自己覺得比較獨特的或滿意的代碼片段,用博客園正確的代碼控件來顯示。(提示:要有必要的注釋說明,提示:不要貼所有代碼(可以給出碼雲鏈接)!不符合規定的要倒扣分
  • 總結:你設計的程序如何實現軟件設計的'模塊化'原則,面向對象的SOLID原則。
  • 展示PSP,這個環節重要的是讓自己看到自己的估計和實際消耗時間,哪個環節耗時最多,哪個環節估計和實踐相差巨大?為什么?

項目:Java(Android)游戲設計

項目:基於Java的編程語言解釋器

任務:Small Basic

項目:基於Java的下載管理器

項目:基於Java的Email客戶端

項目:基於Java的Mini瀏覽器

項目:基於AI的問題求解(Java版)

項目:計算機編碼

任務

設計一個計算機編碼工具,功能包含:

  • 輸入整數,給出整數的原碼,反碼,補碼
  • 輸入浮點數,給出IEEE754標准的單精度,雙精度二進制編碼
  • 研究漢字編碼,輸入漢字,給出各種漢字編碼
  • 能夠進行BASE64編碼、解碼
  • ...

項目:數字黑洞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種質量(其巨大體積卻十分微小的天體,它有着無比強大的引力,能夠吞噬任何經過它附近的物質,連光也無法逃脫。在天文學中,把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叫作“黑洞”。

在數學中,也有着一種神秘而有趣的“數字黑洞”現象。所謂數字黑洞,就是無論如何設定初始數值,在某種黑洞規則下,經過反復迭代后,最終都會得到固定的一個數值,或者陷入一組數值的循環之中,就像宇宙中的黑洞吞噬它周圍的任何物質一樣。

數字黑洞是一種神秘而富有趣味的現象,它的發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它的計算過程非常簡單,而它的證明卻異常困難,有的至今仍然無法得到證明。

任務

查找下列數字黑洞的定義並編程實現:

  • 西西弗斯黑洞
  • 冰雹猜想
  • 聖經數
  • 卡普雷卡爾黑洞
  • 數字黑洞1和4
  • ...

要求:

項目:趣味自然數

“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米數一數二四六七八…”這首《數鴨子》是人們
喜聞樂見的兒童歌曲,它將自然數的概寓於趣明活潑的歌故事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兒童認知和掌握自然數。

從遠古時代起,人類在漫長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逐漸從具體的事物數量中抽象
出數的概念,並進一步產生和形成了自然數。像0,1,2,3,4,…這樣用於表示物體個數的
數就叫作自然數。自然數從0開始,一個接一個,無窮無盡。

個人在幼兒時就會張開雙手從1數到10並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在這些看似平
淡無奇的數字中,有一些自然數經過某種規則的運算之后,會表現出非常有趣的特征。而
且,人們還給它們起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名字,比如水仙花數、完全數、親密數、自守數、回文

任務

本項目要你研究一些富有趣味的自然數並編程實現內容如下:

  • 水仙花數
  • 完全數
  • 親密數
  • 回文數
  • 勾股數
  • 四方定理
  • 尼科徹斯定理
  • ...

要求:

項目: 趣味游戲

項目:基於Android的數據統計工具

任務

基於Android設計一個統計工具,內容涵蓋:

  • 平均數
  • 中位數
  • 眾數
  • 標准偏差
  • 回歸方程式(最佳線性匹配)
  • 相關系數
  • ...

要有大的數據集進行測試


歡迎關注“rocedu”微信公眾號(手機上長按二維碼)

做中教,做中學,實踐中共同進步!

rocedu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請點一下左下角的“好文要頂”和“收藏該文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