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i 查看系統信息的一些命令及查看已安裝軟件包的命令


1.系統
uname -a查看內核/操作系統/CPU信息
head -n 1 /etc/issue查看操作系統版本
cat /proc/cpuinfo查看CPU信息
hostname查看計算機名
lspci -tv列出所有PCI設備
lsusb -tv列出所有USB設備
lsmod列出加載的內核模塊
env查看環境變量

2.資源
free -m查看內存使用量和交換區使用量
df -h查看各分區使用情況
du -sh <目錄名>查看指定目錄的大小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查看內存總量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查看空閑內存量
uptime查看系統運行時間、用戶數、負載
cat /proc/loadavg查看系統負載

3.磁盤和分區
mount | column -t查看掛接的分區狀態
fdisk -l查看所有分區
swapon -s查看所有交換分區
hdparm -i /dev/hda查看磁盤參數(僅適用於IDE設備)
dmesg | grep IDE查看啟動時IDE設備檢測狀況

4.網絡
ifconfig查看所有網絡接口的屬性
iptables -L查看防火牆設置
route -n查看路由表
netstat -lntp查看所有監聽端口
netstat -antp查看所有已經建立的連接
netstat -s查看網絡統計信息

5.進程
ps -ef查看所有進程
top實時顯示進程狀態

6.用戶
w查看活動用戶
id <用戶名>查看指定用戶信息
last查看用戶登錄日志
cut -d: -f1 /etc/passwd查看系統所有用戶
cut -d: -f1 /etc/group查看系統所有組\
crontab -l查看當前用戶的計划任務

7.服務
chkconfig --list列出所有系統服務
chkconfig --list | grep on列出所有啟動的系統服務

8.RPM
rpm -qa查看所有安裝的軟件包
在Linux 操作系統中,有一個系統軟件包,它的功能類似於Windows里面的“添加/刪除程序”,但是功能又比“添加/刪除程序”強很多,它就是 Red Hat Package Manager(簡稱RPM)。此工具包最先是由Red Hat公司推出的,后來被其他Linux開發商所借用。由於它為Linux使用者省去了很多時間,所以被廣泛應用於在Linux下安裝、刪除軟件。下面就 給大家介紹一下它的具體使用方法。

我們得到一個新軟件,在安裝之前,一般都要先查看一下這個軟件包里有什么內容,假設這個文件是:Linux-1.4-6.i368.rpm,我們可以用這條命令查看:
rpm -qpi Linux-1.4-6.i368.rpm
系統將會列出這個軟件包的詳細資料,包括含有多少個文件、各文件名稱、文件大小、創建時間、編譯日期等信息。
上面列出的所有文件在安裝時不一定全部安裝,就像Windows下程序的安裝方式分為典型、完全、自定義一樣,Linux也會讓你選擇安裝方式,此時我們可以用下面這條命令查看軟件包將會在系統里安裝哪些部分,以方便我們的選擇:
rpm -qpl Linux-1.4-6.i368.rpm
選擇安裝方式后,開始安裝。我們可以用rpm-ivh Linux-1.4-6.i368.rpm命令安裝此軟件。在安裝過程中,若系統提示此軟件已安裝過或因其他原因無法繼續安裝,但若我們確實想執行安裝命 令,可以在 -ivh后加一參數“-replacepkgs”:
rpm -ivh -replacepkgs Linux-1.4-6.i368.rpm
有時我們卸載某個安裝過的軟件,只需執行rpm-e <文件名>命令即可。
對低版本軟件進行升級是提高其功能的好辦法,這樣可以省去我們卸載后再安裝新軟件的麻煩,要升級某個軟件,只須執行如下命令:rpm -uvh <文件名>,注意:此時的文件名必須是要升級軟件的升級補丁
另外一個安裝軟件的方法可謂是Linux的獨到之處,同時也是RMP強大功能的一個表現:通過FTP站點直接在線安裝軟件。當找到含有你所需軟件的站點並 與此網站連接后,執行下面的命令即可實現在線安裝,譬如在線安裝Linux-1.4-6.i368.rpm,可以用命令:
rpm -i ftp://ftp.pht.com/pub/linux/redhat/...-1.4-6.i368.rpm
在我們使用電腦過程中,難免會有誤操作,若我們誤刪了幾個文件而影響了系統的性能時,怎樣查找到底少了哪些文件呢?RPM軟件包提供了一個查找損壞文件的 功能,執行此命令:rpm -Va即可,Linux將為你列出所有損壞的文件。你可以通過Linux的安裝光盤進行修復。
Linux系統中文件繁多,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碰到我們不認識的文件,在Windows下我們可以用“開始/查找”菜單快速判斷某個文件屬於哪個文件夾,在Linux中,下面這條命令行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判定某個文件屬於哪個軟件包:
rpm -qf <文件名>
當每個軟件包安裝在Linux系統后,安裝文件都會到RPM數據庫中“報到”,所以,我們要查詢某個已安裝軟件的屬性時,只需到此數據庫中查找即可。注意:此時的查詢命令不同於1和8介紹的查詢,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已安裝過的軟件包!命令格式:
rpm -參數 <文件名>
APT-GETkali
一、什么的是apt-get

高級包裝工具(英語:Advanced Packaging Tools,簡稱:APT)是Debian及其衍生發行版(如:ubuntu)的軟件包管理器。APT可以自動下載,配置,安裝二進制或者源代碼格式的軟 件包,因此簡化了 Unix系統上管理軟件的過程,apt-get命令一般需要root權限執行,所以一般跟着sudo命令。

二、apt-get中文參數

用法:
apt-get [選項] 命令 apt-get [選項] install|remove pkg1 [pkg2 ...]
apt-get [選項] source pkg1 [pkg2 ...]

apt-get 是一個下載安裝軟件包的簡單命令行接口。 最常用的命令是update(更新) 和install(安裝)。
命令: 
update - 重新獲取軟件包列表 
upgrade - 進行更新 
install - 安裝新的軟件包 
remove - 移除軟件包 
autoremove - 自動移除全部不使用的軟件包 
purge - 移除軟件包和配置文件 
source - 下載源碼檔案 
build-dep - 為源碼包配置編譯依賴 
dist-upgrade - 發行版升級
dselect-upgrade - 依照 dselect 的選擇更新 
clean - 清除下載的歸檔文件 
autoclean - 清除舊的的已下載的歸檔文件 
check - 檢驗是否有損壞的依賴 

選項: 
-h 本幫助文件。 
-q 輸出到日志 - 無進展指示 
-qq 不輸出信息,錯誤除外 
-d 僅下載 - 不安裝或解壓歸檔文件 
-s 不實際安裝。模擬執行命令
-y 假定對所有的詢問選是,不提示 
-f 嘗試修正系統依賴損壞處 
-m 如果歸檔無法定位,嘗試繼續
-u 同時顯示更新軟件包的列表 
-b 獲取源碼包后編譯 -V 顯示詳細的版本號
-c=? 閱讀此配置文件
-o=? 設置自定的配置選項,如 -o dir::cache=/tmp

三,apt-get 常用實例
apt-cache search packagename 搜索包
apt-cache show packagename 獲取包的相關信息,如說明、大小、版本等
apt-get install packagename 安裝包
apt-get install packagename --reinstall 重新安裝包
apt-get -f install 修復安裝”-f = –fix-missing”
apt-get remove packagename 刪除包
apt-get remove packagename --purge 刪除包,包括刪除配置文件等
apt-get update 更新源
apt-get upgrade 更新已安裝的包
apt-get dist-upgrade 升級系統
apt-get dselect-upgrade 使用 dselect 升級
apt-cache depends packagename 了解使用依賴
apt-cache rdepends packagename 是查看該包被哪些包依賴
apt-get build-dep packagename 安裝相關的編譯環境
apt-get source packagename 下載該包的源代碼
apt-get clean 清理無用的包
apt-get autoclean 清理無用的包
apt-get check 檢查是否有損壞的依賴

apt-get工作原理簡介
眾所周知,在linux操作系統下,利用apt-get來安裝軟件是非常方便的。只要一個sudo apt-get install 軟件名;就可以輕易的解決軟件的安裝,最關鍵的是他可以解決其中存在的各種復雜的依賴關系,讓你不用為此頭疼,而在apt-get出現之前,利用dpkg或者更早之前的./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來安裝軟件真是無法想象,安裝完軟件A,提示你要安裝軟件B,好不容易安裝完了,又提示要安裝軟件C。。。。各種糾結!所以說apt這個高級包管理工具極大的方便了廣大的linux用戶,更降低了linux用戶的入門的門檻。好了,零零碎碎說了這么多廢話,咱們回歸正題。

為了搞清其中原理,我在網上折騰了半天,最后自己摸索了好久,終於有點頭緒,每當執行命令進行軟件的安裝或着更新,或者軟件源的更新時,apt會訪問/etc/apt/sources.list內的地址,並在該網站中找到對應系統的包信息例如我的操作系統是ubuntu,網站是deb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precise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網易的,那么當我們執行安裝的命令時,他就會對應的訪問http://mirrors.163.com/ubuntu/dists/lucid/main/binary-i386/的packages.gz,這個文件是服務器上軟件包及其依賴關系的清單,並且用gzip壓縮過了。apt-get update使用這個清單來確定能夠獲得哪些補充的軟件包且他的內容會被保存在/var/lib/apt/lists內,通過訪問這個lists確定該軟件是否已安裝,是否是最新版本,依賴關系是否滿足,從而確定要更新內容,並進行更新,其安裝過程主要是由dpkg來完成。

總體上來說apt是傾向於下載的一個管理工具。
---------------------
作者:豆腐學士
來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010318/article/details/79408295
版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博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