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DAS、NAS、SAN


DAS其實就是最基本的主板上面通過各種接口直接插上就能被主板所在的電腦查知的硬盤的這種硬盤連接方式,被操作系統看到的時候設備是“塊存儲設備”,需要進行磁盤分區,構建本地文件系統后,格式化要使用的分區才能使用,現在常見方式:ide也就是pata(較老家用pc常見)、scsi(較老服務器設備常見)、sata(現代主要家用pc接口)、sas(現代主要家用pc接口)等;

 

nas和san都是通過網絡,不管光纖還是銅纜還是任何一種其他網絡連接方式掛載到本機電腦,以前還有人分光纖和銅纜現在來說實際上銅纜也有了10g的速度可以說只有網絡延時上微小的區別本質上的速度已經沒啥區別了,所以我認為今天可以認為不區別也罷,區別是:

 

NAS掛載到本機后是直接可用的文件系統,文件級存儲file-level storage,操作的最小單元就是每個文件,nas是nas包括服務端和客戶端協議兩部分,服務端有硬件設備實現和軟件的網絡文件系統以及分布式文件系統方式的實現,最典型的協議(通常有對應的服務器端實現)例子比如:網絡文件系統有linux的nfs、windows的cifs和smb、蘋果系列系統支持的afp,分布式文件系統並且開源免費、今天生產環境還常有人用於mount的有ceph和GlusterFS(要注意的是貌似不是所有的dfs都是nas的,好幾種dfs並不提供直接操作系統掛載方式,我個人才疏學淺暫時認為那種方式的dfs不屬於nas范疇,比如最常見的fastdfs,還有比如hdfs、gridfs之類的常見dfs都支持mount掛載,也就是支持liunx fufe,但是由於其不合適作為普通文件讀寫,所以我沒有列入nas范疇);

 

 

SAN掛到本機后,是“塊存儲設備”,需要再像das一樣,進行磁盤分區,構建本地文件系統,最常見協議比如軟件也能實現可以用於廣域網的iscsi(額外說一句很多nas實現都至此這個san協議呢)、銅纜上比較連接性能又高一些但是只能用於局域網的AOE協議、還有性能最高但是現在來說已經沒有絕對性能優勢又要依賴光纖硬件的fc相關協議;

 

總結來說,das和san都是塊存儲、塊設備block-level storage,最小的操作單元應該是分區以后是文件系統的簇,也就是“直接訪問存儲設備數據塊”;

 

san的協議絕對性能通常比nas的高,不過現實效果不絕對。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