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縮進與if語句 空格的魅力


縮進

Python最具特色的是用縮進來標明成塊的代碼。我下面以if選擇結構來舉例。if后面跟隨條件,如果條件成立,則執行歸屬於if的一個代碼塊。

先看C語言的表達方式(注意,這是C,不是Python!)

if ( i > 0 )
{
    x = 1;
    y = 2;
}

如果i > 0的話,我們將進行括號中所包括的兩個賦值操作。括號中包含的就是塊操作,它隸屬於if。

在Python中,同樣的目的,這段話是這樣的

if i > 0:
    x = 1
    y = 2

在Python中, 去掉了i > 0周圍的括號,去除了每個語句句尾的分號,表示塊的花括號也消失了。

多出來了if ...之后的:(冒號), 還有就是x = 1 和 y =2前面有四個空格的縮進。通過縮進,Python識別出這兩個語句是隸屬於if。

Python這樣設計的理由純粹是為了程序好看。

if語句

寫一個完整的程序,命名為ifDemo.py。這個程序用於實現if結構。

i = 1
x = 1
if i > 0:
    x = x+1
print x

$python ifDemo.py # 運行

程序運行到if的時候,條件為True,因此執行x = x+1,。

print x語句沒有縮進,那么就是if之外。

如果將第一句改成i = -1,那么if遇到假值 (False), x = x+1隸屬於if, 這一句跳過。 print x沒有縮進,是if之外,不跳過,繼續執行。

這種以四個空格的縮進來表示隸屬關系的書寫方式,以后還會看到。強制縮進增強了程序的可讀性。

整個if可以放在另一個if語句中,也就是if結構的嵌套使用:

i  = 5
if i > 1:
    print 'i bigger than 1'
    print 'good'
    if i > 2:
        print 'i bigger than 2'
        print 'even better'

if i > 2 后面的塊相對於該if縮進了四個空格,以表明其隸屬於該if,而不是外層的if。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