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數據類型、輸入輸出、運算符


一、注釋

#:單行注釋

“”“ ”“”:多行注釋

二、基本數據類型

為什么數據要區分類型?

數據類型值是變量值的類型,變量值之所以區分類型,是因為變量值是用來記錄事物狀態的,而事物的狀態有不同的種類,對應着,也必須使用不同類型的值去記錄它們。

有哪些數據類型呢?

1、數字類型

1.1、整型int

作用:記錄年齡、等級、數量等。

定義:age=18 #age=int(18)

使用:數字運算與比較運算

print(10 / 3)

print(10 > 3)

1.2、浮點型float

作用:記錄身高、薪資、體重等

定義:salary = 3.2 #salary = float(3.2)

使用:數學運算與比較運算

print(3.2 + 2)

print(3.2 > 2)

2、字符串類型str

作用:記錄描述性質的狀態。

定義:在單引號/雙引號/三引號中包含一系列字符 。name = 'chen'

使用:info = "hello python"

print(info)

"+":拼接字符串 注意:字符串只能與字符串相加。

"*":打印多個字符串

3、列表類型list

作用:按照位置記錄多個同種屬性的值(索引對應值,索引從0開始,代表的就是位置),並且可以取出指定位置的某一個值。

定義:在[ ]內用逗號分隔開多個任意類型的值。

使用:students_info = ['chen',18,'male']

print(students_info[0])

4、字典dict

作用:記錄多個不同屬性的值。

定義:在{ }內用逗號分隔開多個元素,每一個元素都由key:value組成,value就是我們存放的值,可以是任意類型,一個key唯一對應一個value,key應該對value由描述性的功能,所以key通常是str類型。

使用:dic = {'name':'chen','age':18,'gender':'male'}

print(dic['name'])

print(type(dic))

注意:字典和列表可以相互之間交叉使用。

5、布爾類型bool True、False

作用:用於判斷。

定義:x = True

y = False

使用:print(type(x),type(y))

強調:所有的數值都自帶布爾值,其中0、None、空 布爾值為False,其余都為True。(空 可以為空列表、空字符串、空字典)

if [ ]:

print('OK')

else:

print('no OK')

三、輸入輸出

1、接收用戶輸入

name = input('請輸入你的用戶名:')

print(name)

2、格式化輸出

print('my name is ' + name + 'my age is ' + age)

age = int(input('請輸入你的年齡:'))

print('my name is %s my age is %d'%(name,age))

%d:只能接收數字

%s:可以接收數字,也可以接收字符串

了解:在python3中只有一個input,input會將用戶輸入的任何內容都存成字符串類型;

在python2中有兩種接收用戶輸入的機制:

raw_input:等同於python3中的input

input:要求輸入者必須輸入一個明確的數據類型,輸入什么類型就存成什么類型。

四、運算符

1、算數運算符 +、-、*、/、//、%、**

/:正常的除法

//:取整數

%:取余數

2、比較運算符 ==、!=、>、<、>=、<=

字符串之間可以比大小,但字符串不能和數字比大小;列表之間也可以比大小,但對應項要屬於同一類型。

3、賦值運算符

3.1、增量賦值 +=、-=、*=、/=、//=、%=、**=

3.2、交叉賦值

x = 11

y = 12

temp = x

x = y

y = temp

上面三行代碼可以直接寫成:

x,y = y,x

3.3、鏈式賦值

x = 10

y = x

z = y

上面三行代碼可寫成:

x = y = z = 10

3.4、解壓賦值

l = ['a','b','c','d','e']

x,y,z,m,n = l

等號左邊的變量名必須與右邊所包含的值一一對應,多一個少一個都不行。

強調:解壓賦值同樣適用於元組,字典,集合,對於字典解壓的是key值,而對於集合來說,因為集合是無序的,所以解壓集合賦值后的每個值是隨機的,沒有順序。

注意:*的用法,它可以省略掉中間的值

x,y,*_ = l

x,y,*z = l #與上面相同

x,y, _ , _ , _ = l

x,y,*_,z = l

4、邏輯運算符 and、or、not

and:邏輯與,用來連接左右兩個條件,在左右兩個條件同時為True的情況下,最終結果才為True。

or:邏輯或,用來連接左右兩個條件,左右兩個條件但凡有一個為True,最終結果就為True。

and、or從左到右依次運算,當滿足條件后后面的就不要再比較了

not:取反。

強調:and、or、not的優先級不一樣,最好是用( )來區分優先級

5、身份運算符

==:判斷的是值是否相等。

is:判斷的是id是否相等。

注意:值相等,id可以不等;id相等,值一定相等。

了解:小整數池(目的是用空間換時間)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