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函數sorted
通過一些常用的算法,比如快速排序、冒泡排序我們都可以完成簡單的排序。但是有時候這些算法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說只適用於數字等等。而排序的核心是比較兩個元素的大小,當我們遇到的是字符串或者兩個dict呢?在這時比較數學上的大小已經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了。因此,比較的過程必須通過哈數抽象出來。
Python內置的sorted()
函數就可以對list進行排序:
>>> sorted([10, -5, 115, 20])
[-5, 10, 20, 115]
此外,sorted()
函數也是一個高階函數,它還可以接收一個key
函數來實現自定義的排序,例如按絕對值大小排序:
>>> sorted([10, -5, 115, 20, -30], key=abs)
[-5, 10, 20, -30, 115]
key指定的函數將作用於list的每一個元素上,並根據key函數返回的結果進行排序。對比原始的list和經過key=abs
處理過的list:
list = [10, -5, 115, 20, -30]
keys = [10, 5, 115, 20, 30]
然后sorted()
函數按照keys進行排序,並按照對應關系返回list相應的元素:
keys排序結果 => [5, 10, 20, 30, 115]
| | | | |
最終結果 => [-5, 10, 20, -30, 115]
我們再看一個字符串排序的例子:
>>> sorted(['boy', 'about', 'Zoo', 'Cry'])
['Cry', 'Zoo', 'about', 'boy']
默認情況下,對字符串排序,是按照ASCII的大小比較的,由於'Z' < 'a'
,結果,大寫字母Z
會排在小寫字母a
的前面。
現在,我們提出排序應該忽略大小寫,按照字母序排序。要實現這個算法,不必對現有代碼大加改動,只要我們能用一個key函數把字符串映射為忽略大小寫排序即可。忽略大小寫來比較兩個字符串,實際上就是先把字符串都變成大寫(或者都變成小寫),再比較。
這樣,我們給sorted
傳入key函數,即可實現忽略大小寫的排序:
>>> sorted(['boy', 'about', 'Zoo', 'Cry'], key=str.lower)
['about', 'boy', 'Cry', 'Zoo']
要進行反向排序,不必改動key函數,可以傳入第三個參數reverse=True
:
>>> sorted(['boy', 'about', 'Zoo', 'Credit'], key=str.lower, reverse=True)
['Zoo', 'Cry', 'boy', 'about']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高階函數的抽象能力是非常強大的,而且,核心代碼可以保持得非常簡潔。
示例
# 對字典d={'a':30,'g':17,'b':25,'c':18,'d':50,'e':36,'f':57,'h':25}按照value字段進行排序
d = {'a': 30, 'g': 17, 'b': 25, 'c': 18, 'd': 50, 'e': 36, 'f': 57, 'h': 25}
dic = sorted(d.items(), key=lambda x: x[1])
print(dic)
# 將列表alist=[{'name':'a','age':25},{'name':'b','age':30},{'name':'c','age':20}],按照age的值從大到小排列。
alist = [{'name': 'a', 'age': 25}, {'name': 'b', 'age': 30}, {'name': 'c', 'age': 20}]
blist = sorted(alist, key=lambda x: x['age'], reverse=True)
print(b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