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 Kbps、KB、Mbps 等速度單位有所誤解,以下簡單解釋一下所謂的 1.5M、
3M、6M 如何計算。
所謂 1.5M 寬帶,其實是指 1.5Mbps (bits per second),亦即 1.5 x 1024 / 8
= 192KB/sec,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速度,實際上則要再扣約 12% 的 Ethernet Header, IP
Header, TCP Header, ATM Header 等控制訊號,故其傳輸速度上限應為 169KB/sec 左
右。
在傳輸單位的寫法上,B 和 b 分別代表 Bytes 和 bits,兩者的定義是不同的,千
萬不要混淆。
1 Byte = 8 bits
1 Kb = 1024 bits
1 KB = 1024 bytes
1 Mb = 1024 Kb
1 MB = 1024 KB
寬帶最高下載理論值:
1.5 M =169 KB/s
3 M =338 KB/s
6 M =676 KB/s
10 M =1126 KB/s
幀率、碼流與分辨率之間關系
公式:
帶寬 / (碼流 * 8) = 同時在線人數
文件大小 = 時間×碼率/8
一個視頻文件的大小為5.86M,播放時長為3分7秒:
1,該文件對應的碼流就是
5.86 * 1024 * 1024 * 8 / (3 * 60 + 7) =262872.95657754bps
2,10M獨享帶寬能支撐的同時在線人數
10* 1024 * 1024 / 262872.95657754 =39.889078498294
3,支撐1000人同時在線的系統最少需要的帶寬數為
262872* 1000 / (1024 * 1024) = 250.69427490234M
假設該碼流的碼流為512kbps,則512kbps/8=64KB/S,即需要64KB/S的下載帶寬,如果需要連接的設備為網絡硬盤錄像機,則還需要64KB/S乘以對應的路數;如果寬帶的帶寬是4M的話,那么4096kbps/8/64KB/S≈8,即在4M帶寬且網絡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可以最多遠程連接8路碼率為512kbps的視頻源。客戶端主要下載監控視頻進行觀看,所以需要足夠的下載帶寬。
視頻攝像機4M(400萬像素)4x1024=4096 需要4096/8=512KB/s的下載帶寬,X x 1/(8x512)=9 所以X=36M的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