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和px區別 pt是邏輯像素,px是物理像素


pt和px區別 pt是邏輯像素,px是物理像素
字體大小的設置單位,常用的有2種:px、pt。這兩個有什么區別呢?
先搞清基本概念:px就是表示pixel,像素,是屏幕上顯示數據的最基本的點;
pt就是point,是印刷行業常用單位,等於1/72英寸。

以iPhone8為基礎750做的設計pt單位的,再網頁中用px做單位要在pt基礎上乘以2了

以iPhone8為基礎750做的設計pt單位的,再網頁中用px做單位要在pt基礎上乘以2了

邏輯像素和物理像素:
邏輯像素(logic point):邏輯像素的單位是PT,它是按照內容的尺寸計算的單位。比如iPhone 4的邏輯像素是480x320pt。但是由於每個邏輯的點因為視網膜屏密度增加了一倍,即1pt=2px,那么其實iPhone 4的物理像素是960x640px。iOS開發工程師和使用Sketch和AdobeXD軟件設計界面的設計師使用的單位都是PT。

物理像素的單位就是我們常說的pixel,簡寫成PX。它是我們在Photoshop和切圖中使用的單位,屏幕設計中最小的單位就是1px不可再分割。使用Photoshop設計移動端界面和網站的設計師使用的單位是PX。在以下的文章中,如果您使用Photoshop設計界面,那么只需要記住所有px單位的數值和支持Photoshop的工具,如果使用Sketch或Adobe XD設計界面,那么只需要記住所有pt單位的數值和對應的工具即可。

===============
px是一個點,它不是自然界的長度單位,誰能說出一個“點”有多長多大么?可以畫的很小,也可以很大。如果點很小,那畫面就清晰,我們稱它為“分辨率高”,反之,就是“分辨率低”。所以,“點”的大小是會“變”的,也稱為“相對長度”。

pt全稱為point,但中文不叫“點”,查金山詞霸可以看到,確切的說法是一個專用的印刷單位“磅”,大小為1/72英寸。所以它是一個自然界標准的長度單位,也稱為“絕對長度”。

因此就有這樣的說法,pixel是相對大小,而point是絕對大小。

分清“屏幕效果”和“打印效果”:

在瀏覽網頁過程中,所有的“大”“小”概念,都是基於“屏幕”這個“界面”上。“屏幕”上的各種信息,包括文字、圖片、表格等等,都會隨屏幕的分辨率變化而變化,一個100px寬度大小的圖片,在800×600分辨率下,要占屏幕寬度的1/8,但在1024×768下,則只占約1/10。所以如果在定義字體大小時,使用px作為單位,那一旦用戶改變顯示器分辨率從800到1024,用戶實際看到的文字就要變“小”(自然長度單位),甚至會看不清,影響瀏覽。

那是不是用pt做單位就沒這樣的問題呢?錯!問題同樣出現。剛才的例子已經很清楚的說明,在不同分辨率下,無論是px還是pt,都會改變大小。以現在的電腦屏幕情況,還沒有一種單位可以保證,在不同分辨率下,一個文字大小可以“固定不變”。因為這很難以實現也不是很有必要:全球電腦用戶以億來數,屏幕從14寸到40寸甚至更高都有,屏幕大小不同,分辨率也不同,要保證一個字體在所有用戶面前大小一樣,實在是MISSION IMPOSSIBLE。另外,電腦有其自身的調節性。

那在頁面設計中到底是用px還是pt呢?

我認為,這個並沒有什么原則性差異,就看自己處於什么角度思考了。

Mac機怎么情況不清楚,在Windows里,默認的顯示設置中,把文字定義為96DPI(PPI,微軟都將DPI和PPI混為一體,我們也就無須較真了)。這樣的定義,說明了:1px=1/96英寸。聯系pt的概念,1pt=1/72英寸,可以得出,在這樣的設置中,1px=0.75pt,常見的宋體9pt=12px。在顯示器分辨率不變的基礎上(比如現在常用的1024×768),1px大小也就固定不變,改變顯示設置,調整為144DPI,可以得出,1px=0.5pt,常見的宋體9pt=18px。原先用12px來組成的一個文字,現在需要18px來組成,px多了,文字就“大”了,更易閱讀了。

所以,px和pt的使用區別,只有當用戶改變默認的96DPI下才會產生:使用px定義文字,無論用戶怎么設置,都不會改變大小;使用pt定義文字,當用戶設置超過96DPI的值,數值越大,字體就越大。

  (附公式:px = pt * DPI / 72) 對了,剛才還提到改變瀏覽器中文字大小的選項,也可以改變網頁的文字大小。但在這種情況下,使用px和pt都是無效的,因為這2個都是有實際“pixel”數值的單位,比如9pt是12px,大小固定。這里要引用新的單位:em,其實就是%。因為當網頁中的字體沒有給出實際的px或pt定義的話,會有一個默認值:12pt即16px,對應瀏覽器中“字體大小”中的“中等”,以這個為標准,變大或縮小。(只適用於IE,在FF中,即便定義px或pt也都可以變大變小)

所以,從這個概念上看,em才是真正的“相對單位”(百分比嘛,當然是相對),而px和pt都是絕對單位(都有固定值)。

在網頁設計中,面向用戶的屏幕的基本單位是px,因此使用px作為單位是最簡單也最容易理解的,而pt也不過是通過了Windows的設置乘上了一個比率轉變成px再顯示,算是繞了個圈子。參考大部分大型網站,包括Adobe和Microsoft,都是使用px作為單位,而且在HTML中,默認的單位就是px,是不是也暗示着px是網頁設計的“內定單位”?

但在Word或Photoshop中,使用pt就相當方便。因為使用Word和Photoshop的主要目的都不是為了屏幕瀏覽,而是輸出打印。當打印到實體時,pt作為一個自然長度單位就方便實用了:比如Word中普通的文檔都用“宋體 9pt”,標題用“黑體 16pt”等等,無論電腦怎么設置,打印出來永遠就是這么大。又或者在Photoshop中,設置一個圖片中的某個藝術效果的字體是72pt大小,然后分別將這張圖片設為300DPI和72DPI,再打印出來,就可以看出,這2個字體大小完全一樣,只是“清晰度”不同,300DPI更清晰。這是毫無疑問的結果。

  最后整理一下所有出現過的單位:

  px:pixel,像素,屏幕上顯示的最小單位,用於網頁設計,直觀方便;

  pt:point,是一個標准的長度單位,1pt=1/72英寸,用於印刷業,非常簡單易用;

  em:即%,在CSS中,1em=100%,是一個比率,結合CSS繼承關系使用,具有靈活性。

  PPI(DPI):pixel(dot)per inch,每英寸的像素(點)數,是一個率,表示了“清晰度”,“精度”

PX和PT轉換的公式:

以前在文章中介紹過PX和PT的轉換規則,其實很簡單,pt=px乘以3/4。

比如12px×3/4=9pt大小。

PX和em轉換的公式:

對於PX轉em的方法也類似,就是em=16乘以px,也就是說1.5em=1.5×16=24px。


設計中常用PX/EM/PT/百分比轉換表格

Pixels 

EMs 

Percent 

Points

6px 

0.375em 

37.50%

5pt

 

7px 

0.438em 

43.80%

5.5pt

 

8px 

0.5em 

50%

6pt

 

9px 

0.563em 

56.30%

7pt


10px 

0.625em 

62.50%

8pt

 

11px 

0.688em 

68.80%

8pt

 

12px 

0.75em 

75%

9pt

 

13px 

0.813em 

81.30%

10pt

 

14px 

0.875em 

87.50%

11pt

 

15px 

0.938em 

93.80%

11pt

----------
16px 

1em 

100%

12pt

17px 

1.063em 

106.30%

13pt

18px 

1.125em 

112.50%

14pt

19px 

1.188em 

118.80%

14pt

20px 

1.25em 

125%

15pt

21px 

1.313em 

131.30%

16pt

22px 

1.375em 

137.50%

17pt

23px 

1.438em 

143.80%

17pt

24px 

1.5em 

150%

18pt
------------

字號 磅數 毫米

八號 5磅 1.84

七號 5.5磅 2.12

小六號 6.5磅 2.45

六號 7.5磅 2.81

小五號 9磅 3.15

五號 10.5磅 3.70

小四號 12磅 4.25

四號 14磅 4.93

小三號 15磅 5.23

三號 16磅 5.55

小二號 18磅 6.37

二號 22磅 7.80

小一號 24磅 8.42

一號 26磅 9.66

小初號 36磅 11.1

初號 42磅 12.7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