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聯網(IoT)的概念至今已經有20年了。放眼現在國內外的物聯網市場,真可謂是百家爭鳴,方興未艾,無數家軟硬件公司在這里舞浪弄潮,逐鹿其中,上海的樂鑫(espressif)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員。
樂鑫(espressif)公司出品的ESP8266目前國內最為人所熟知的一款WIFI芯片之一,其以低成本和易用為人們所稱道,當今小米公司的IoT生態鏈使用的Wifi模組就是ESP8266。
市場永遠都在驅使人們降低成本。
使用ESP8266的物聯網產品大都采取“ESP8266 wifi模塊 + MCU主控”的模式,實際上ESP8266本身就是一個32位MCU,內核是Tensilica(也被Cadence並購)L106,采用Cortex-M3架構,主頻最高可達135MHz,有1個32位乘法器,1個定時器,15個中斷(分兩級)。對於簡單的IoT產品,ESP8266完全可以兼任MCU主控的工作,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以推動物聯網產業。以下系列文章都是本人用ESP8266兼任主控的開發工程筆記,特此記錄以備留用。
開發環境搭建
1. ESP8266 RTOS SDK編譯環境搭建
2. ESP8266 RTOS SDK(IDF)編譯環境搭建
3. ESP8266 RTOS SDK燒寫環境構建
其他
ESP8266小知識與注意事項
資源下載
virtualbox ubuntu編譯環境鏡像文件:百度雲盤(提取碼ah28) 億方雲 google雲盤